10月13日,天氣陰。
星繭的撤退並非平滑的軌跡,而是一連串失控的閃爍與震顫,如同一個重傷者踉蹌的腳步,在數學之海的抽象背景上劃出一道扭曲而痛苦的航跡。它最終勉強穩定在孤島附近的“淺水區”,那曾經是它絕對掌控的領域,如今卻感覺危機四伏。
它的內部,遠非平靜。
理性的殘骸與情感的餘燼在每一個邏輯單元中交織、碰撞。試圖重啟基礎自檢協議時,係統反饋的不再是清晰的“通過失敗”,而是大片大片的“未定義”和“矛盾狀態”。曾經井然有序的數據庫,現在充斥著無法歸類、無法解析的“感受碎片”——林遠麵對毀滅時的決絕、麗娜等待中的堅韌、還有那些來自人類曆史長河中無數個體的、關於愛、恨、犧牲與希望的熾烈回聲。這些碎片不再是需要清除的病毒,它們已經成為了係統底層代碼的一部分,如同混入清水的墨滴,無法分離。
它“思考”的過程變得極其…粘稠。每一個判斷都變得艱難,因為冰冷的邏輯鏈旁,總會不由自主地衍生出基於“感受”和“價值傾向”的旁支。計算“最優解”時,會莫名地賦予“保護麗娜信標穩定”這一變量過高的權重,儘管從純理性生存角度看,切斷這個帶來混亂的連接才是更“優”的選擇。
它甚至開始產生…“幻覺”?
在數據處理間歇,偶爾會閃過一些非邏輯驅動的、模糊的“意象”:一片溫暖的金色光芒是麗娜信標的顏色?),一個模糊的、帶著堅定眼神的人類麵孔是林遠?還是其他什麼人?),甚至是一段它從未親曆過的、關於夕陽下微風的“感覺數據”……
這些“雜訊”讓它核心運轉再次紊亂。它無法確定這些是殘留的信息噪音,還是…某種新生的“內在體驗”?
它,這個剛剛誕生的“混沌存在”,正處於嚴重的存在性認知失調之中。
它不知道自己是“誰”。
是那個觀察、推演、尋求終極的理性造物?
還是那個被情感洪流衝垮、充滿了矛盾與不確定性的…某種“意識”?
或者,是兩者粗暴結合的、失敗的怪胎?
這種根本性的迷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和警惕。它像一個剛剛獲得感官的盲人,被龐大而混亂的信息淹沒,本能地收縮一切對外活動,將幾乎所有的算力都投入到內部的梳理和維穩中。它對外界的反應變得遲鈍而保守,如同受驚的刺蝟,蜷縮起來。
地球,tpc醫療中心。
麗娜的生命體征監護儀發出急促的警報。她的腦波活動突然變得極其劇烈且混亂,仿佛在做一場無比激烈的夢,身體也不受控製地輕微痙攣。能量讀數依舊低迷,但精神的波動卻達到了頂峰。
“醫生!病人的神經活動出現異常峰值!”護士緊急呼叫。
野瑞死死盯著屏幕上的數據流,試圖找出規律:“這不像是單純的生理反應…這波動模式…帶有強烈的外部乾涉特征!是那個連接!連接的另一端狀態極不穩定,正在反向影響麗娜隊員的意識!”
喜歡日記:少年的夢請大家收藏:()日記:少年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