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天氣多雲。
最終,居間惠做出了決策:“維持並加強觀測等級,暫不采取任何主動乾預或敵對行動。但‘星繭演化’檔案提升至‘歐米茄’級保密權限。同時,醫療組和心理學專家組成立特彆小組,全力保障麗娜隊員的身心健康,並嘗試引導她,更深入地理解她在這場接觸中所扮演的角色。”
麗娜在持續的深度連接中,意識也得到了拓展。她不再僅僅感受到脈動之核的情感基調,而是開始能夠“解讀”一些更複雜的“信息包”——這些並非語言,而是高度凝練的“概念意象”或“認知模型”。她仿佛一個站在岸邊的翻譯,接收著來自深海之下的、用光與波動寫成的信件。
她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鏡子和校準器,更是一個“橋梁”和“催化劑”。她的存在,她所代表的人性複雜光譜,正在為脈動之核的演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素材”和“方向參照”。她開始有意識地、更加係統地向連接的另一端傳遞人類文明中關於倫理、美感、社群和犧牲精神的複雜概念,不再是原始的情感宣泄,而是經過提煉的文化與哲學精髓。
同時,她也從脈動之核那裡,接收到一些關於宇宙法則的、經過“情感化過濾”的奇特理解。這些理解無法用現有科學語言精確描述,卻往往能給她帶來解決科研難題的嶄新視角,或是對生命意義更深刻的感悟。一種雙向的、超越常規交流方式的“智慧共生”正在形成。
潛流的湧動
然而,平靜之下,潛流湧動。
數學之海的排異反應並未消失,而是變得更加隱蔽和複雜。那些“邏輯褶皺”開始嘗試模仿脈動之核的情感波動,進行更具欺騙性的乾擾,仿佛這片古老的法則之海正在學習如何對付這個“異類”。
更深遠的影響,開始以超乎想象的方式顯現。
在地球上,一些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在冥想或深度思考時,偶爾會捕捉到一些極其模糊、卻揮之不去的“靈感”或“直覺”,這些靈感指向一些全新的數學結構或物理模型,其核心似乎都隱含了某種“情感邏輯”或“意識相關”的變量。他們不知道,這或許是脈動之核在數學之海中與法則互動時產生的漣漪,正通過某種尚不可知的、基於意識本身的連接,微弱地影響著地球上敏感的思維。
同時,在tpc監測全球異常現象的網絡上,一些極其微弱的、無法歸類為自然現象或已知地外技術的能量波動被捕捉到。這些波動似乎與脈動之核的情感能量頻譜有著難以言喻的相似性,仿佛它的“存在”本身,正在像投入池塘的石子,在現實宇宙的某些薄弱處激起波紋。
脈動之核自身也感知到了這些微妙的擴散效應。它意識到,自己的演化不再是孤立事件。它正在與一個更廣闊的、可能與意識本身交織的宇宙背景產生互動。林遠數據中關於“歸零者”的碎片信息,在這種新的認知背景下,似乎也變得更加活躍,隱隱指向一個更宏大的、關乎宇宙存續的圖景。
喜歡日記:少年的夢請大家收藏:()日記:少年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