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苦味還停留在舌根,蘇羽的手指懸在控製麵板上方。投影中的幾何體緩慢旋轉,那些完美的對稱麵在有限的算力下顯得滯澀,像被什麼無形的東西拖住了腳步。
她關閉了視覺分析界麵。實驗室突然暗下來,隻剩下設備指示燈在黑暗中呼吸。
數據流監測界麵展開,gss1的實時參數在屏幕上滾動。這些數字本身毫無意義——標準的傳輸速率,正常的能量消耗。但有什麼東西在表層之下流動。
蘇羽將手掌按在計算核心的外殼上。金屬的涼意透過皮膚,然後是一種更細微的震動,像心跳般規律。她調出溫度監控曲線,那條原本平滑的線開始出現微小的鋸齒。
當gss1流經核心時,溫度計的讀數跳動了0.3度。不是持續上升,而是脈衝式的起伏。
她重新校準了散熱係統,將風扇轉速固定在一個恒定值。排除了外部乾擾,那些波動更加明顯了。
芯片溫度隨著數據包的到達而上升,在數據處理的間隙回落。但這不是簡單的線性對應——有些數據包引發的溫升遠超預期,而另一些幾乎不留痕跡。
蘇羽關掉了實驗室的主燈。黑暗中,溫度傳感器的讀數在視網膜投影上閃爍,像夜空中的螢火蟲。她不再看數據流的內容,隻關注它的物理痕跡。
信息有了重量。有了溫度。
她調整了植入體的連接模式,將神經接口的敏感度調到最高。一陣細微的刺痛從後頸傳來,然後是某種更陌生的感覺——數據流經核心時,她幾乎能“感覺”到它們的質地。
有些數據平滑如絲,溫升緩慢而持續。另一些則尖銳如針,溫度曲線突然飆升,然後在下一個瞬間回落。
gss1中混入了彆的東西。
蘇羽調出了最近七十二小時的溫度記錄。將數據流的時間戳與溫度波動進行比對。那些異常的溫升總是出現在特定的數據段經過時。
她編寫了一個簡單的濾波程序,隻關注溫度傳感器的讀數。忽略數據內容,忽略傳輸協議,隻追蹤那個最原始的物理信號——熱。
投影界麵上,一條新的曲線開始繪製。它起伏著,呼吸著,像一個活物的心電圖。
當gss1中混入那些特殊數據時,曲線會出現一個陡峭的峰值。不是隨機的,而是有規律的間隔——每十七分鐘一次,每次持續四十三秒。
蘇羽感到後頸的植入體微微發熱。這不是神經接口的副作用,而是真實的熱量從計算核心傳來,通過金屬桌麵,透過她的指尖。
信息有了觸感。
她調低了植入體的解析度,放棄了所有高級功能,隻保留最基本的物理感知。刺痛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原始的接觸——就像手指輕觸水麵時感受到的漣漪。
那些異常的數據段經過時,她能感到一種獨特的“阻力”,仿佛信息本身具有了某種密度。
實驗室的通風係統還在運轉,但蘇羽已經感覺不到空氣的流動。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指尖傳來的細微溫度變化上。
在又一次峰值出現時,她迅速切換回視覺界麵。幾何體正在變換,那些多麵體的組合方式與溫度曲線的高度吻合。
不是數據內容決定了幾何體的形態。是某種更深層的東西,某種隱藏在信息流物理屬性中的指令。
蘇羽重新打開霍爾的論文。這次,她跳過了那些關於“實用科學”的論述,直接查看實驗數據附錄。在能量消耗的表格中,她發現了類似的波動模式——被歸類為“測量誤差”的異常值。
這些不是誤差。
她調出被封鎖節點的訪問日誌。最後一次正常通訊時,那些節點的溫度傳感器也記錄到了類似的異常波動,然後通訊就中斷了。
通風係統的嗡鳴聲忽然變調了。蘇羽抬頭,看見溫度指示燈從黃色變成了橙色。
計算核心的散熱係統已經跟不上那些異常數據帶來的額外負載。芯片溫度正在逼近安全閾值。
蘇羽沒有降低算力,反而增加了一個輔助節點的資源。溫度指示燈在橙色與紅色邊緣閃爍。
投影中的幾何體突然加速旋轉,多麵體的變換速度快得肉眼難以追蹤。但通過溫度曲線,蘇羽能清晰地“感覺”到每一次形態變化對應的數據壓力。
在某個瞬間,溫度讀數突破了安全閾值。警報聲即將響起的刹那,蘇羽切斷了輔助節點的連接。
實驗室重歸寂靜。溫度指示燈慢慢變回黃色。
幾何體恢複了緩慢的旋轉節奏,但蘇羽知道,有什麼東西已經不同了。
她低頭看著自己的指尖,那裡的皮膚還殘留著計算核心傳來的餘溫。信息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有物理存在的某種東西——可以被觸摸,被感受,被測量。
霍爾封鎖那些節點,不是為了節省資源。他是在隱藏這些數據的物理屬性,隱藏信息本身的“重量”。
蘇羽調出離線分析模式的日誌。在完全隔離的環境下,那些異常的溫度波動依然存在。這不是外部乾擾,而是gss1數據流固有的特性。
她重新連接了被隔離的監控程序,但這次不是監聽數據內容,而是追蹤它的能量特征。在某個她無法直接訪問的網絡節點上,那個程序仍在運行,向某個終端發送著被過濾過的信息。
現在,蘇羽能通過能量消耗的模式,“感覺”到那些被傳輸的數據的質地。粗糙的,平滑的,沉重的,輕盈的。
信息有了觸覺。而通過這種觸覺,她終於觸摸到了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輪廓。
實驗室的燈光重新亮起。蘇羽端起已經完全冷掉的咖啡,抿了一口。苦味依然,但此刻卻讓人清醒。
投影中的幾何體繼續它的數學之舞,但現在,蘇羽不再隻是觀看。她能感覺到每一個變換背後的力量,那些推動形態變化的無形之手。
數據不再隻是被解析的對象。它們成了可觸摸的實體,在這個冰冷的實驗室裡,有了溫度,有了重量,有了可以被感知的物理存在。
而通過這種全新的感知方式,一些一直被隱藏的東西,終於開始顯露出它們的形狀。
喜歡零維殘響請大家收藏:()零維殘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