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湊近查看:“這是...”
“電磁泄漏。”蘇羽用鑷子輕輕撥開破損處,“足以讓高頻信號失真。”
他們更換了數據線,重新校準了整個係統。當探測器再次啟動時,監控屏上的背景噪聲明顯降低了。
但幽靈頻率依然沒有出現。
蘇羽靠在控製台邊,感受著疲憊像潮水般漫過四肢。也許霍爾是對的?也許那些脈衝真的隻是她大腦在漫長孤獨中產生的幻覺?
書簽在口袋裡震動起來。很輕微,但持續不斷。
她走進休息室,鎖上門。從書本夾層裡取出微型存儲設備,接入個人終端。
幽靈頻率的原始數據在屏幕上展開。那些優美的脈衝曲線,每個波峰都對應著某種未知的智能模式。這不是噪聲,不可能是。
但如何證明?
她的目光落在終端角落的日期顯示上。距離約定的期限還剩六天。
淩晨三點,蘇羽突然從淺眠中驚醒。
她走到觀測窗前,看著遠方一顆脈衝星規律性地閃爍。像宇宙的心跳,穩定得令人安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後她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所有的探測器校準都是基於已知天體的信號特征。但如果幽靈頻率的源頭不是某種天體呢?如果它根本不在傳統的電磁波譜範圍內?
這個想法讓她手指發冷。
她回到控製台,調出最近三個月所有異常信號的記錄。把它們按時間排序後,某個模式漸漸浮現:每當星艦經過特定的空間區域,背景噪聲中就會出現微弱的擾動。
這些區域沒有任何已知的天體或輻射源。
蘇羽開始重新編寫檢測算法。她放棄了傳統的頻率分析方法,轉而尋找信號在時域上的關聯性。這是個大冒險,可能會讓整個項目淪為笑柄。
但當她運行新算法的第一輪測試時,監控屏上跳出了一個清晰的脈衝序列。
與存儲設備裡的記錄完全一致。
林浩被緊急呼叫趕來時,還穿著睡衣。他看到屏幕上的信號,睡意瞬間消散。
“這不可能...”他喃喃道,“我們之前的檢測閾值應該能捕捉到這個強度的信號。”
蘇羽調出舊算法的代碼:“因為我們一直在錯誤的地方尋找。”
她指著頻譜分析模塊:“看這裡,算法假設所有有意義的信號都集中在特定的頻帶。但幽靈頻率的頻譜是發散的,它的能量分布在極寬的範圍內,單個頻帶的強度都很弱。”
“所以傳統方法會把它判定為噪聲...”
“除非同時監測多個頻帶,並尋找它們之間的關聯。”
林浩快速計算著數據:“這需要巨大的計算資源。”
“所以才一直被忽略。”蘇羽輕聲說,“不是不存在,是我們看不見。”
他們在淩晨的實驗室裡相視無言。屏幕上的脈衝穩定地跳動著,每個波形都像是在嘲笑著人類認知的局限。
蘇羽想起霍爾教授在會議室裡的斷言。他並非惡意,隻是被自己的認知框架所困。就像所有的科學家一樣。
窗外,星艦正緩緩轉向新的航向。遠處的星雲變換著色彩,像在預示著什麼。
七天期限還剩五天。足夠準備一份讓審查委員會無法反駁的報告。
但也足夠讓某些人采取行動。
蘇羽注意到監控探頭微微調整了角度。很細微,幾乎難以察覺。
她不動聲色地保存數據,啟動加密協議。這場關於科學真相的戰爭,才剛剛進入最危險的階段。
喜歡零維殘響請大家收藏:()零維殘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