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在嘗試複現gss1的幾何結構,試圖在地球條件下重建那個來自異界的形態。但也許真正的答案不是複製,而是翻譯——找到功能上的等效物,而非形式上的複製品。
這個認知像電流穿過身體。他迅速調出設計圖,開始刪除那些過於複雜的曲線,隻保留最核心的拓撲特征。手指在鍵盤上飛舞,將非歐幾何的優雅轉化為工程學的實用。
屏幕上的結構開始變化,從一件精妙的數學藝術品,變成一個粗糲但可行的機械裝置。美感讓位於功能,完美屈服於可能。
當第一縷晨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時,蘇羽完成了第八版設計。這個版本放棄了完全的信息流動性,改為在剛性結構中嵌入可重構的傳導模塊。這是一種妥協,一種在地球科技與異界數學之間的折衷。
他啟動最終模擬。
信標模型在虛擬空間中旋轉,各個組件依次亮起。脈衝通過時,傳導模塊像神經突觸般重新配置,在保持結構穩定的同時,允許信息沿著多條路徑流動。
模擬進度條緩慢填滿。百分之七十,八十,九十...
綠色指示燈亮起。模擬通過。
蘇羽長出一口氣,感到一陣混合著成就感和失落的複雜情緒。他成功了,但成功的代價是放棄了那個完美無瑕的理論構想。
莉娜再次出現在實驗室門口,手裡端著兩杯咖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通宵了?”她把一杯咖啡推到他麵前。
蘇羽接過杯子,溫熱透過陶瓷傳到掌心。“剛剛完成新設計。”
她瞥了一眼屏幕,眼睛微微睜大。“這和最初的版本很不一樣。”
“工程就是這樣。理論告訴你什麼是完美的,現實告訴你什麼是可能的。”
莉娜沉默片刻,指向裂縫監控。“你知道嗎?剛才你完成設計的時候,裂縫的信號模式發生了變化。”
蘇羽抬起頭。“什麼變化?”
“它停止了那種邀請的序列,開始重複一個簡單的脈衝。幾乎像是...確認。”
兩人同時看向主屏幕。黑色的裂縫依然在緩緩旋轉,但那些銀色的閃光現在呈現出規律的節奏,與蘇羽設計中信標的共振頻率完全一致。
蘇羽感到喉嚨發乾。他的設計決策,他的妥協與創新,似乎都在被某個看不見的存在審視著、回應著。
這不是單向的研究,而是一場對話。
他拿起數據板,開始編寫材料采購訂單。金剛石基質,液態金屬納米線,還有一係列特種合金。這些物質將在三天內送達,然後真正的建造即將開始。
理論階段已經結束。現在,他必須用雙手和工具,將抽象的構想變為鋼鐵與電路的現實。
當第一份訂單確認送達時,蘇羽站在空蕩蕩的組裝區中央,想象著六座信標將如何環繞著裂縫建立。它們不會是他最初設想的那種完美造物,但會是能夠真正運作的設備。
也許,這就是所有創造的真相——不是實現理想,而是在限製中尋找可能性。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這雙曾經隻握筆和觸摸鍵盤的手,即將拿起焊槍和校準儀。從數學家到工程師的轉變,不僅僅是一個身份的轉換,而是整個思維模式的重塑。
窗外,運輸飛行器開始降落,帶來他訂購的第一批材料。蘇羽深吸一口氣,走向接收區。
工程開始了。
喜歡零維殘響請大家收藏:()零維殘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