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將軍的指令在基地內激起無聲的漣漪。隔離等級提升至最高,所有通訊信道被加密協議層層包裹,仿佛要將整個基地封入琥珀。
蘇羽站在gss1的觀測台前,指尖無意識地劃過冰冷的玻璃。隔離區內,那台機器仍在安靜運轉,表麵流動著難以名狀的光澤。
“異常傳播速度正在加快。”身後傳來數據分析師壓抑的聲音,“三小時前,北美實驗室報告了類似的圖像變化現象。”
蘇羽沒有回頭。他的視線固定在gss1表麵那些不斷重組的幾何圖案上。它們像是有生命的迷宮,每一次重組都在釋放著看不見的信息漣漪。
“給我全部的結構變化記錄。”他說。
數據流在屏幕上傾瀉而下。蘇羽調出個人終端,開始構建數學模型。他的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舞,公式如瀑布般滾動。
周圍的技術人員不安地交換眼神。有人低聲提醒:“蘇博士,按照新規,所有計算必須經過中央係統審核...”
“審核需要四十八小時。”蘇羽頭也不抬,“我們可能沒有四十八小時了。”
他關閉了網絡連接,完全依靠本地計算資源。這是一個危險的舉動,意味著一旦出錯,沒有任何備份可以挽回。
但蘇羽知道,有些計算必須獨自完成。
時間在鍵盤敲擊聲中流逝。他注意到gss1的幾何重組遵循著某種深層規律——不是簡單的分形迭代,而是一種更根本的拓撲變換。
“它在學習。”蘇羽突然說。
實驗室裡瞬間安靜。
“你說什麼?”安全主管快步走近。
蘇羽指向屏幕上的模擬結果:“每一次信息泄露事件後,gss1的結構複雜度都在增加。它不是在隨機傳播信息,而是在...優化傳播路徑。”
他調出三起異常事件的時空分布圖,疊加在gss1的活動記錄上。
“看這裡。”蘇羽放大一個節點,“每次事件都對應著gss1結構中的一個特定相位。就像心跳一樣規律。”
安全主管的臉色變得蒼白:“你是說,這一切都是計劃好的?”
“不完全是。”蘇羽的眼睛仍然緊盯著數據,“更像是某種自適應過程。它在試探我們的世界,尋找最有效的滲透方式。”
他忽然站起身,快步走向主控台。
“我需要重新校準所有傳感器,重點監測量子真空漲落。”
技術人員麵麵相覷:“量子漲落?那和圖像變化有什麼關係?”
“信息需要載體。”蘇羽已經開始重新配置係統,“如果它真的能改變物理現實,那麼微觀層麵的量子態就是最敏感的指示器。”
新的數據開始湧入。蘇羽的模型在屏幕上旋轉、擴展,逐漸揭示出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gss1正在地球上構建某種網絡,以量子糾纏為基礎的信息網絡。
“它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蘇羽低聲說,“它在利用現有的量子通信基礎設施。”
雷諾將軍不知何時已站在觀測台上方,沉默地注視著下方。
蘇羽完全沉浸在計算中。他發現gss1的結構中隱藏著一個奇特的對稱性——每當幾何圖案完成特定序列時,總會留下一個短暫的“空洞”,就像呼吸中的停頓。
這個空洞,可能就是關鍵。
他調出趙誌剛逃生艙的最後記錄,放大那個光譜異常的瞬間。當未知頻率達到峰值時,gss1的結構恰好處於序列轉換的間隙。
“需要外部乾預。”蘇羽自言自語,“在正確的時機,用正確的頻率...”
計算變得越來越複雜。蘇羽關閉了所有不必要的程序,將全部算力投入到這個難題中。汗水沿著他的額角滑落,但他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