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箐箐,附屬醫院的護士,三年前她老公趙恪明也進了醫院,隨後廠裡給他們分了房,一家老小住進響水路七號巷。
兩人有三個孩子,除此之外,高箐箐的媽、趙恪明妹妹的兩個孩子也跟著他們住一起。
三個大人,五個小孩。
這五個孩子大的大,小的小,沒一人與張紅梅同班且同歲,張知從想不通她是怎麼與那邊投緣的,大概是紅梅時常去醫院,如此認識的吧。
“行,既然她願意幫忙,你們要什麼,先擬出來,我抽空去買。”
話落,張紅強趕忙刨了一口飯,隨後拿來紙筆,蹲在茶幾邊寫了起來。
秋衣秋褲、內褲、襪子必不可少,毛衣、小白鞋、棉衣、棉花也不能少,家裡毛巾、牙膏牙刷,還有枕巾...密密麻麻寫了兩張紙。
除了毛巾、鞋之類沒法做,其他的,全可以買布自己做。
看著那兩張輕飄飄的紙,張紅梅後悔了,這麼多東西,要做三份,要做到什麼時候?
“爸,這些就不能買嗎?我怕...”怕高阿姨不做,她要上班啊,哪有時間做這些。
張知叢眼眸微轉:“這個月發了112.5元的工資,已經給了你們17塊,我自己也花了8塊,要留20塊買米麵、蜂窩煤、交水電,還剩77.5塊錢。
這77.5,除開你我生活費,最多剩50元,你們自己算算,這50夠不夠買這些?哦,對了,下個月過年,年貨、紅包、年禮、以及開春你們的學費,這些我還沒準備。”
話落,張紅強三人齊齊怔住。
視線在張知叢、紙間來回切換。
顯然,50塊是買不到成品的,隻夠買布。
張紅仁咽了咽:“爸,你上個月沒存錢?”
張知叢搖頭,臉不紅心不跳的說:“之前你們李姨節儉,每個月多少還能存個三、四十,但省下來的錢給你大哥結婚了,上個月你們也花了五十幾,我呢,也用了二十幾塊...
總之,這幾個月共存了三十八塊錢。
這錢不能動,開春你們三人學費、書本費,估計也要四五十...我想好了,過年也就我們幾人,肉呀、糖什麼的都不準備了,省下來的錢給你們買身新衣服。”
三兄妹默默搖頭,大可不必省,他們已經省到吃白菜梆子了。
張知叢拿起紙,掃了一眼:“確定就這些?有沒有要添加的?”
三人搖頭。
就算有,也不敢添,添了也沒錢買。
他們去過供銷社,很清楚衣服價格,五十隻夠買布料,若漲價,可能錢還不夠。
“那行,我明後天去買回來,紅梅,到時你托高阿姨做一下。”張知叢疊好紙,仔細收起來,也好叫他看看,這高箐箐什麼情況,他不認為一個人會平白對一個人好。
張紅梅:“...”
她猶豫片刻,終是點了頭。
“吃飯吧...”
望著茶幾上唯一的白菜湯,三人早沒了食欲,各有各的憂愁,但張知叢絲毫沒影響,還將湯喝光了,權當清腸。
除開米麵油鹽,他每周給三人五塊生活費,還不算平日帶回來的碗碗肉、多給的零花錢,這些錢,是他工資的三分之一,不說三人頓頓吃肉,但兩天吃一斤肉,完全夠!
以前是有錢買不到肉,現在是給了錢,他們不買,這能怪誰?這個時節,白菜才八分一斤。
一定是他們愛吃白菜。
一定是...
次日一早,段家三人早早敲響大門,一如昨日,邀請王大爺一起去化肥廠。
王大爺也沒推辭,隻說最後一次,他也得賺錢買三輪車,之前那輛,兒子願意還就還,不還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