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收集,王震終於湊起五背簍玻璃,在李家和的指導下,一夥人花了兩個小時,在牆頭敷了水泥,插上玻璃渣子。
如果玻璃渣不是啤酒瓶子,又或者啤酒瓶子不是綠色,張知叢會更滿意。
聽到李家和在和李崢說回家的事,他忙走過去:“汽車站新開了一班到豐縣的車,會路過你們鎮,明早我送你們過去坐車。”
“要坐多久?”
“兩個多小時,以後你們就坐車來,彆走路了,路上小偷劫犯多,荒郊野嶺的,遇上事也沒個幫襯。”
李崢點頭附和:“大爸,以後就坐車下來,費不了幾塊錢。”
李家和應下,以前身上沒錢,碰到也不怕,這一次他身上有兩人這個月的工資,外加下午賣饅頭賺的錢,加起來有110元,這要是被搶了,他能和對方拚命。
次日一早,張知叢送李家父子去車站,李崢和張翠花母子去百花集市。
這段時間,碗碗肉、燉肉銷量下滑,除幾個大集市,就如百花集市,兩種肉加起來才賣50碗,直接掉了一半。
倒是肉丸、饅頭沒受什麼影響。
李崢想再增加幾個菜種。
一路上,趙國全小嘴一直叨叨著魚丸,這是舅舅給的任務,反正他也愛吃。
不是李崢不想做,而是太費事,要殺魚、要處理內臟,還要剁肉,動作稍微慢一點,又是滿院子的蚊子。
逛了幾圈,李崢也沒想好合適的菜。
張翠花提議:“要不鹵點耳朵、豬尾巴之類的賣?這天也合適,我們在家切好,就如碗碗肉那般賣。”
“嗯~那我們去找高屠夫。”
這會一整副內臟才2元多,耳朵尾巴8角一斤,豬頭才6角,比肉便宜。
其實不僅李崢生意受到影響,高屠夫肉攤生意也不怎麼好,每年開春皆是如此,他正閒著無聊打瞌睡呢,一聽李崢要內臟,立馬叫媳婦去收集,更表示不賺錢,他每天免費幫忙收集,國安來攤位取走便是。
內臟之所以便宜,是因為買的人少,大夥更愛大口吃肉,吃那種入嘴滿是油的肉。
哪怕年底肉攤生意再好,也總有內臟剩下,送人寒磣,自己吃?再好吃的東西,天天吃也會吃膩。
再說它又不好吃。
有人要,高屠夫巴不得呢。
又不費事,跟周圍肉攤一說,他們自己送來,還能緩和下關係,畢竟集市上眼紅他的人可不少。
鑒於趙國全賴在賣魚攤位前不走,李崢買了魚,一簍成人巴掌大的魚,打算做成魚乾,叫他慢慢吃。
三人坐著趙國安的三輪車,回到家已是11點半。
出攤的幾人也都回來了,見這麼多魚,也沒著急交錢,而是殺起魚來。
給他們找事的趙國全卻在前頭,朝張知叢要獎勵。
“舅舅,你瞧我後背,肯定紅了,那簍魚可是我挨了三巴掌才換來的,這次我要兩塊錢。”
張知叢哼了聲,他要的是魚丸,而不是魚乾。
“隻有一角錢,愛要不要!”
趙國全當即鼓起腮幫子,跑去後院告狀,不一會,他嘟著嘴,紅著眼來到前頭,找張知叢要那一角錢。
可張知叢輕飄飄一句‘看店’便打發了趙國全。
任務沒完成,又告了狀,還想要錢?
看來還得他自己出麵。
於是,張知叢蹲在李崢麵前。
李崢:“滾~”
張知叢一愣,以前李崢從不說滾,自打跟二姐住在一起,滾字越說越溜了,但他聽多了,也就免疫了。
“我訂了份報紙,送報的每天早上送來,你彆忘了收。”
李崢抬頭睨了他一眼,又繼續配著料,活多著呢,除了碗碗肉,還要配魚乾的料,得趁今天出太陽,早點做出來。
想到這,李崢有些後悔,不該買這麼多魚,國全要吃單獨買一條就夠了,家裡少了兩個人,活都堆著了。
這時,院子傳來油滋的聲,是炸肉皮子的聲音。
李崢突然心血來潮,魚乾可以曬,也可以油炸,一樣能長期存放,反正魚都買回來了,不如試試,萬一好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