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械廠回來,林風的心情輕鬆了不少。阻止了父親的事故,等於卸下了重生後最大的一塊心病。
但緊接著,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擺在了麵前——錢。
無論是改善家庭條件,還是幫助蘇婉清母親治病,亦或是為將來購買那片夢寐以求的荒地做準備,都需要啟動資金。
家裡經濟拮據,父母那點微薄的工資僅夠維持日常開銷和為他準備大學的學費,他不可能開口向家裡要錢。
好在,他擁有這個時代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信息優勢。大綱裡提到的幾個賺取第一桶金的方案,清晰地印在他的腦海裡。
回到家,母親周芹已經去學校了。家裡靜悄悄的,隻有電風扇還在不知疲倦地轉動。林風沒有耽擱,立刻開始了行動。
他的第一個目標,是方案A——尋找那些具有收藏價值的懷舊物品。
他首先鑽進了父母居住的主臥。房間不大,陳設簡單,一個老式的雙開門衣櫃,一張五鬥櫥,一張書桌。
林風的目標是書桌下麵的幾個舊木箱和五鬥櫥最下麵的那個大抽屜。
那裡通常存放著家裡一些不舍得扔又暫時用不上的舊物。
打開木箱,一股陳舊的紙張和樟腦丸混合的氣味散發出來。裡麵果然堆滿了雜物:幾本舊雜誌,一些過時的衣物,還有一捆用牛皮紙包得嚴嚴實實的東西。林風心中一動,小心翼翼地將那捆東西取了出來。
解開有些發脆的麻繩,剝開層層牛皮紙,一套封麵已經泛黃,但保存相對完好的小人書呈現在眼前。
正是那套《三國演義》連環畫!一共六十本,雖然紙張邊緣有些微的磨損,但整體沒有缺頁,沒有明顯的汙漬和塗畫,品相在這個年代算是相當不錯了。
林風記得前世模糊的記憶裡,家裡確實有過這麼一套書,後來不知是被賣廢品了還是送人了,反正不知所蹤。
沒想到真的還在!他強忍住內心的激動,仔細地清點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又重新包好。
接著,他又翻找了其他箱子和抽屜,可惜沒有再找到類似有價值的東西。
倒是找到了父親年輕時用過的一支舊鋼筆,和幾個像章,但這些價值遠不如那套連環畫。
將翻動過的地方恢複原狀後,林風抱著那套《三國演義》,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他找了個乾淨的布袋子將書裝好,藏在了床底下。接下來,就是尋找合適的出手渠道了。
根據記憶和前世刷到的一些懷舊視頻信息,天都市的文化宮附近,自發形成了一個舊書古玩市場,每到周末尤其熱鬨。那裡應該能找到識貨的買家。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林風早早起床,跟母親說要去同學家玩,便提著那個不起眼的布袋子出了門。
文化宮附近的舊書市場果然人頭攢動。道路兩旁擺滿了地攤,有賣舊書的,賣郵票錢幣的,賣各種老舊物件的。
空氣裡混雜著舊紙張、灰塵和汗水的味道。攤主們大多是一些中年人,或蹲或坐,有的悠閒地搖著蒲扇,有的則熱情地招攬著顧客。
林風沒有急著找買家,而是先在市場裡轉了一圈,大致看了看行情,特彆是留意有沒有賣類似連環畫的攤位,以及他們的品相和要價。
他發現確實有幾個攤位在賣小人書,但多是單本零散的,品相一般,成套的很少,即使有,也多是《水滸傳》、《西遊記》等,品相好的《三國演義》並未見到。
他心裡有了底,找到一個看起來比較麵善、主要經營舊書刊的攤主。那攤主是個五十多歲的大爺,戴著一副老花鏡,正拿著一本舊書看得入神。
“大爺,您收小人書嗎?”林風走上前,低聲問道。
攤主抬起頭,推了推老花鏡,打量了一下林風和他手裡的布袋:“什麼書?拿出來看看。”
林風從布袋裡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套用牛皮紙包著的《三國演義》,解開,將六十本連環畫整齊地攤開在攤主麵前的一塊舊絨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