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途飛行,林風和伊莎貝拉終於抵達了法國波爾多。濕潤涼爽的空氣,夾雜著葡萄園特有的清香,與天都市的燥熱截然不同。伊莎貝拉家族安排的司機早已等候在機場,載著他們駛向位於葡萄酒產區腹地的一座古老城堡酒店。
沿途是連綿起伏的葡萄園,整齊的葡萄藤在夏日的陽光下舒展著翠綠的葉片,遠處點綴著中世紀的石頭教堂和古樸的農舍,仿佛一幅流淌的油畫。林風看著窗外的景色,心中暗自比較著這與風園截然不同的農業生態和美學。
下榻的城堡酒店曆史悠久,石牆爬滿了常春藤,內部裝飾卻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伊莎貝拉顯然是這裡的常客,熟稔地與酒店經理打著招呼,並特意向對方介紹了林風——“來自東方的神秘莊園主,林風先生。”
私人品鑒交流會安排在次日下午。地點不在城堡內,而是在附近一個屬於主辦方私有的、更為隱秘的小型酒莊裡。與會者果然如伊莎貝拉所說,人數不多,僅二十餘人,但氣場強大。有頭發花白、眼神銳利如鷹的的老牌酒莊莊主,有穿著隨意卻難掩精英氣質的新世界葡萄酒釀造師,有戴著金絲眼鏡、言辭犀利的米其林星級餐廳主廚,還有幾位像伊莎貝拉這樣的跨國貿易商和美食評論家。
林風的出現,無疑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他年輕東方麵孔,沉穩內斂的氣質,在一群大多為中老年的西方參與者中顯得格外突出。不少人投來好奇、審視,甚至略帶懷疑的目光。
交流以自由品鑒和交談的形式進行。長桌上擺放著各家帶來的珍釀,空氣中彌漫著橡木桶、黑醋栗、雪鬆等複雜而迷人的香氣。伊莎貝拉熟練地穿梭其中,為林風做著介紹和翻譯。
起初,林風隻是安靜地傾聽,觀察著這些世界頂級從業者如何品評酒液,如何交流種植與釀造心得。他們談論風土,談論微氣候,談論不同橡木桶對酒體的影響,其專業和癡迷程度,與林風對待風園茶葉的態度如出一轍。
當一位來自勃艮第的老莊主,自豪地介紹他如何通過精準控製產量、嚴格篩選葡萄來追求極致品質時,林風通過伊莎貝拉的翻譯,適時地插話道:“羅曼先生,您對風土和極限品質的追求令人敬佩。這讓我想起了我的茶園,我們同樣相信,最頂級的味道,源於對自然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克製的乾預。”
他的話引起了那位老莊主的興趣。“哦?東方的茶園?年輕人,說說看。”周圍幾人也饒有興致地圍攏過來。
林風不卑不亢,用簡潔而形象的語言,描述了月湖與雲霧山的小氣候,講述了他們如何隻采摘清明前最嫩的芽葉,以及嘗試融合不同工藝創造獨特風韻的探索。他沒有刻意誇大,隻是平靜地陳述事實和自己的理念。
“聽起來,你做的不是簡單的農業,而是在創造一種風土的藝術品。”一位來自納帕穀的釀酒師評價道,眼中帶著欣賞。
“有限的產量,極致的追求,這與我們很多頂級酒莊的理念是相通的。”那位老莊主點了點頭,第一次用正眼仔細打量了林風,“看來,東方也有真正的匠人。”
品鑒會進行到後半段,進入了展示環節。各位參與者紛紛拿出自己帶來的“寶貝”與大家分享。有酒莊拿出了壓箱底的老年份珍釀,有主廚帶來了獨家秘製的奶酪或肉醬。
輪到林風時,他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中,取出了隨身攜帶的精致茶具和那泡珍貴的“月湖雲霧”茶。他沒有使用複雜的茶道儀式,而是采用了更易於被西方人理解的、類似品鑒葡萄酒的方式。
他先用法語(伊莎貝拉提前教了他的簡單介紹詞)向大家問好,然後通過伊莎貝拉的詳細翻譯,介紹了“月湖雲霧”茶的產地風土和製作理念。他重點強調了“風土”概念,將月湖的水汽、雲霧山的海拔和土壤成分,與葡萄酒中的“Terroir”聯係起來。
當他將熱水注入盛有茶葉的白瓷蓋碗時,那股清幽高揚、帶著豆花與冷蘭複合香氣的茶香瞬間逸散開來,與室內濃鬱的葡萄酒香形成了奇妙的對比與碰撞。
“好奇特的香氣!”一位美食評論家深吸一口氣,驚訝地說,“既有植物的清新,又有花朵的幽雅,層次非常複雜。”
林風將泡好的茶湯倒入一個個透明的鬱金香品茗杯中(他特意選用了這種接近葡萄酒杯的器皿),金綠透亮的茶湯在燈光下蕩漾,色澤誘人。
“請各位像品鑒葡萄酒一樣,先觀色,再聞香,最後品嘗。”林風微笑著示意。
這些品酒大師們帶著專業和好奇,端起了品茗杯。他們仔細觀察茶湯的色澤和清澈度,深深嗅聞那變幻莫測的茶香,然後小心翼翼地啜飲一口。
茶湯入口,鮮爽甘醇的滋味瞬間征服了味蕾,那獨特的“山場氣”和悠長的回味,更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這些習慣了葡萄酒複雜結構的舌頭,被這種來自東方的、清雅而富有內涵的滋味所深深吸引。
“上帝……這味道……太純淨了,但又充滿了力量!”那位納帕穀的釀酒師驚歎道,“我從未想過,茶葉可以擁有如此豐富的層次感和如此持久的回味!”
“這完全顛覆了我對茶的認知。”那位米其林主廚仔細品味著,嚴肅地說,“它像一款頂級的白葡萄酒,但又完全不同。林先生,你的茶園,一定是個神奇的地方。”
勃艮第的老莊主沉默地品了第二口,良久才放下杯子,看著林風,目光中充滿了鄭重:“年輕人,你證明了,頂級的品質和風土的理念,是超越文化和物種的。你這杯茶,有靈魂。”
“月湖雲霧”茶帶來的震撼效應持續發酵。在接下來的自由交流時間裡,林風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人之一。不斷有人過來與他交談,詢問更多關於風園、關於中國茶文化的細節。
那位納帕穀的釀酒師,名叫大衛,對林風提到的“微氣候管理”和“精準農業”概念非常感興趣,與他深入探討了如何通過數據監測和傳統經驗結合來優化種植。
“林,你的想法很超前!我們也在嘗試類似的東西,或許以後我們可以有技術上的交流。”大衛熱情地留下了聯係方式。
那位米其林主廚,皮埃爾先生,則對將茶葉入饌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詳細詢問了“月湖雲霧”茶的風味特點,並與林風探討了將其用於烹飪海鮮、製作甜點的可能性。
“林先生,你的茶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我希望有機會能去你的風園拜訪,親身感受一下,並和你一起創作一些融合東西方特色的菜品。”皮埃爾主廚鄭重地發出了邀請。
甚至還有一位負責為歐洲某個王室家族采購特供品的代理人,私下找到林風和伊莎貝拉,表達了長期采購“月湖雲霧”茶的意願,價格高昂得令人咋舌,但要求同樣極其苛刻。
林風從容地應對著這一切,他把握著分寸,既不輕易承諾超出能力範圍的供應,又為未來的各種合作可能性留下了充分的空間。他深知,在這裡建立的每一個聯係,都可能成為風園未來國際化的重要支點。
伊莎貝拉全程陪伴,精準的翻譯和得體的補充,為林風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她不僅是一個翻譯,更是一個出色的橋梁和合作夥伴。
“林,你看到了嗎?他們都被你和你帶來的東方智慧迷住了。”休息間隙,伊莎貝拉端著香檳,對林風笑道,眼神中除了商業上的讚賞,似乎還多了些彆的東西。
“這離不開你的幫助,貝拉。”林風真誠地說,“沒有你,我可能連門都進不來。”
“是你自己的實力征服了他們。”伊莎貝拉搖搖頭,隨即壓低聲音,帶著一絲興奮,“而且,我收到消息,有幾個酒莊莊主和投資人,對你在交流中透露出的關於農業科技和品牌運營的理念非常感興趣,可能會在晚宴後找你深入聊聊投資或者技術合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