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本應是闔家歡樂、歲月靜好的溫馨時段,然而我家樓下卻好似被按下了循環播放鍵,一場場令人揪心的“家庭戰爭”每日準時上演。而挑起這一場場“戰火”的,正是那個宛如脫韁野馬般的小男孩,他的奶奶和媽媽則成了這場“戰爭”中無奈的“受氣包”。
那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午後,我正坐在窗邊,享受著冬日暖陽灑在身上的愜意,沉浸在手中書籍的精彩世界裡。突然,一陣尖銳刺耳的哭喊聲,猶如一把利刃,瞬間劃破了這份寧靜。我下意識地望向窗外,隻見樓下的小花園裡,小男孩正滿臉漲得通紅,像個鼓足了氣的氣球,似乎下一秒就要爆炸。原來,他又盯上了一款最新上市的玩具,那玩具在商店櫥窗裡的宣傳廣告上看起來酷炫無比,成功勾起了他強烈的占有欲。但媽媽看著家中早已堆積如山、功能類似的玩具,理智最終戰勝了溺愛,堅定地搖了搖頭,拒絕了他這看似無理的要求。
這簡單的一個拒絕動作,如同點燃了一桶威力巨大的火藥,小男孩瞬間失去了控製。他像一隻被激怒的小獸,“撲通”一聲直挺挺地倒在地上,雙腿如同快速擺動的鐘擺,瘋狂地蹬踹著地麵,帶起一片片塵土。他的雙手在空中胡亂地揮舞著,仿佛要抓住什麼來發泄自己的憤怒。嘴裡更是不停地叫嚷著,那高分貝的聲音仿佛要衝破雲霄:“我就要!你們不給我買,我就不活了!”一旁的奶奶,心疼得眼眶瞬間紅了起來,臉上的皺紋都因擔憂而更深了幾分。她那布滿老繭的手,顫抖著伸向躺在地上耍賴的孫子,嘴裡輕聲細語地哄著:“寶貝乖,咱買,咱買還不行嘛。”奶奶的眼神裡,滿是無儘的寵溺與心疼,仿佛隻要能讓孫子停止哭鬨,她願意付出一切。
然而,這一次媽媽卻鐵了心要堅守原則。她站在一旁,雙手緊緊地握成拳頭,指關節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臉上的表情既嚴肅又無奈。她看著躺在地上撒潑的兒子,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掙紮與糾結。她在心裡不停地問自己:“我這樣堅持到底對不對?要是一直這麼慣著他,以後可怎麼辦?可看著他哭得這麼傷心,我又怎麼忍心?”媽媽的內心就像有兩個小人在激烈地爭吵,一個說著要嚴格管教,不能讓孩子養成任性的壞毛病;另一個卻在心疼孩子,想要立刻滿足他的要求,結束這場鬨劇。
小男孩見媽媽依舊不為所動,憤怒瞬間衝昏了他的頭腦。他猛地從地上爬起來,像一顆失控的小炮彈般,徑直衝向媽媽。還沒等媽媽反應過來,他便狠狠地一口咬在了媽媽的腿上。媽媽疼得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倒吸了一口涼氣,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她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個被憤怒支配的兒子,眼中滿是深深的無奈與憤怒。那眼神仿佛在訴說著:“我辛苦養育你,處處為你著想,你怎麼能這樣對我?我到底該拿你怎麼辦才好?”此時的媽媽,內心充滿了挫敗感,她覺得自己作為母親,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仿佛徹底失敗了。
這樣的場景,隻不過是小男孩日常任性行為的一個小小縮影。每一天,類似的鬨劇都在不斷重複上演。隻要稍有不順心,他就會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對長輩惡語相向,甚至拳腳相加。奶奶總是毫無原則地寵溺著他,無論他提出什麼要求,奶奶都會想儘辦法滿足。在奶奶的心裡,孫子就是她的一切,她不忍心看到孫子受一丁點委屈。而媽媽雖然也疼愛孩子,但她深知過度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所以常常試圖管教。然而,每次麵對小男孩那激烈的反抗,她的內心就會動搖,最終在一次次的較量中敗下陣來。媽媽事後曾滿臉憂愁地和鄰居傾訴:“每次我下定決心要嚴格教育他,話到嘴邊,看到他那哭得可憐兮兮的模樣,我的心就像被千萬根針紮著,一下子就軟了下來。我真的好糾結,既害怕因為溺愛讓他走上歪路,可又實在不舍得讓他受一點委屈。”
目睹著這一幕幕令人揪心的場景,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這個在家中如同“小霸王”一般的小男孩,當他身處學校這個大集體環境中時,又會是怎樣一番表現呢?在學校裡,沒有了家人毫無底線的包容與寵溺,他是否會收斂自己那些任性的行為?還是會將家中的那一套“霸王”做派,原封不動地延續到校園裡,與同學們衝突不斷,對老師們苦口婆心的教導置若罔聞呢?
事實上,在學校的環境裡,老師們麵對這樣的孩子,往往也陷入了一種進退兩難的困境。當他們試圖對這些行為習慣不佳的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擔憂。如果批評教育的力度太輕,就如同隔靴搔癢,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這些孩子依舊會我行我素,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要是批評得過於嚴厲,老師們又會擔心家長們不理解,進而引發一係列的家校矛盾。曾經有一位老師,懷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嚴厲地批評了一個像小男孩這樣調皮搗蛋、屢教不改的學生。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家長得知此事後,竟然氣勢洶洶地跑到學校,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老師對孩子太過嚴厲,完全不考慮孩子的自尊心。不僅如此,家長還向學校領導進行了投訴,給老師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自那以後,這位老師再麵對類似的問題學生時,即便內心充滿了想要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的熱情,也難免會因為之前的經曆而有所顧慮,不敢再像從前那樣放開手腳去進行教育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家長管不了,老師不敢管”的局麵,如果長期持續下去,無論是對小男孩自身的成長發展,還是對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都將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對於小男孩而言,他會在錯誤的行為習慣中越陷越深,難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他可能會因為無法與他人和諧相處、不懂得遵守規則而四處碰壁,給自己的人生道路設置重重障礙。而對於學校來說,個彆學生的不良行為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糾正,就如同星星之火,可能會逐漸蔓延,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風氣和團結氛圍,甚至對全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產生負麵影響。
要想打破這個看似無解的困境,就迫切需要家長和老師攜手共進,共同努力。家長首先要深刻認識到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巨大危害,痛下決心改變現有的教育方式。家庭中必須設立明確且合理的規則,比如規定孩子要禮貌待人,見到長輩要主動問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像整理書包、穿衣洗漱等日常事務都不能依賴他人。並且,這些規則一旦製定,家長就必須嚴格執行,絕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鬨或者撒嬌而輕易妥協。例如,當小男孩再次無理取鬨時,家長可以選擇暫時離開現場,讓他獨自冷靜一下。等他情緒徹底平複之後,再心平氣和地與他溝通,耐心地向他解釋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不合理要求,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發揮重要的作用。老師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定期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包括孩子的優點和進步,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老師也要認真傾聽家長的意見和想法,全麵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和成長環境。在此基礎上,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實際情況,為每個孩子製定個性化的教育方案。在學校裡,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榮譽感。比如,當小男孩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或者幫助同學解決了一個小問題時,老師要立刻抓住這個機會,對他的良好行為進行公開表揚,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認可。
真心希望通過家長和老師的緊密配合,能夠早日打破“家長管不了,老師不敢管”的僵局。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充滿愛與規則的成長環境,讓他們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茁壯成長,成為有擔當、有責任感、懂得尊重他人的社會棟梁之材。讓我們共同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來,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喜歡叛逆的青少年請大家收藏:()叛逆的青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