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交友班會——遠離背後“蛐蛐”
九月的風帶著夏末的餘溫,拂過明德中學的香樟樹梢,葉片沙沙作響,像是藏著無數細碎的秘密。八年級3)班的教室裡,陽光透過窗戶斜斜地灑進來,在課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卻驅不散空氣中一絲若有若無的沉悶。
班主任陳老師抱著一摞彩色卡紙走進教室時,教室裡的竊竊私語像被按下了暫停鍵。她三十多歲,眼角總是帶著溫和的笑意,此刻卻神色認真,將卡紙輕輕放在講台上:“今天這節班會課,我們不談成績,不聊紀律,專門聊聊‘交友’這件事。”
台下立刻響起一陣小小的騷動。八年級的學生,正處在褪去稚氣、渴望真誠友誼卻又常常在人際迷宮中碰壁的年紀。坐在靠窗位置的林曉雨下意識地攥緊了衣角,目光悄悄瞟向了斜前方的蘇晴。
林曉雨和蘇晴曾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起分享零食,一起討論難題,甚至連課間去廁所都要手牽手。可自從上個月的月考後,一切都變了。林曉雨的數學成績意外超過了蘇晴,成為班級第二,從那以後,蘇晴對她的態度就冷淡了許多。更讓林曉雨難過的是,她不止一次聽到同學轉述,蘇晴在背後說她“運氣好”“偷偷抄了筆記”“故意藏著複習資料不分享”。
那些話像細小的針,密密麻麻地紮在林曉雨心上。她想過當麵問蘇晴,可每次話到嘴邊,都被蘇晴疏離的眼神擋了回去。漸漸地,林曉雨開始變得沉默,原本活潑開朗的她,如今總是獨來獨往,連課堂上都不敢主動發言,生怕引來更多非議。
“大家先想一想,”陳老師的聲音將林曉雨的思緒拉回現實,“在和同學相處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人表麵對你和和氣氣,背後卻悄悄議論你、詆毀你,或者散播關於你的不實傳言?”
教室裡安靜了幾秒,隨即有幾個同學小心翼翼地舉起了手。坐在中間的男生趙磊漲紅了臉,大聲說:“有!上次我籃球比賽失誤,讓班級輸了,明明大家都安慰我說沒關係,結果後來我聽說,有人背後說我‘故意放水’‘根本不想為班級爭光’,我特彆委屈!”
趙磊的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更多同學開始小聲附和。
“我也遇到過,我穿了一件新裙子,有人當麵誇好看,背後卻跟彆人說我‘臭美’‘家裡有錢了不起’。”
“我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方法,結果有人說我‘裝模作樣’‘想讓彆人都跟著我學,然後自己偷偷進步’。”
林曉雨低著頭,手指在課本上無意識地劃著。她沒有舉手,可那些同學的話,句句都戳中了她的心事。她能感覺到,蘇晴也在偷偷看她,眼神複雜。
陳老師輕輕點頭,沒有評判,隻是將一張畫著“蛐蛐”的卡紙貼在了黑板中央:“大家看,這些背後議論、詆毀彆人的行為,就像這隻‘蛐蛐’——它們總是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發出細碎、刺耳的聲音,看似不起眼,卻能攪得人心神不寧,破壞彼此的信任和友誼。”
她頓了頓,又問:“那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做這樣的‘蛐蛐’呢?”
教室裡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班長李然站起來說:“可能是嫉妒吧?看到彆人比自己優秀,心裡不舒服,就想通過說壞話來平衡自己的心態。”
“還有可能是想融入某個小團體,故意說彆人的壞話來討好彆人。”學習委員張琪補充道。
陳老師讚許地點點頭:“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背後議論彆人,往往源於嫉妒、自卑、無聊,或者想要通過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但這樣的行為,就像在友誼的土壤裡埋下了毒種子,不僅會傷害被議論的人,最終也會讓自己失去彆人的信任,變成孤立無援的人。”
說著,陳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一張彩色卡紙和一支筆:“現在,請大家拿起筆,如果你曾經被彆人背後議論過,或者感受到過這種傷害,請在卡紙上寫下你的心情和感受;如果你曾經不小心做過‘蛐蛐’,傷害了彆人,請寫下你的歉意;如果沒有,也可以寫下你心中真正的友誼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教室裡隻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林曉雨握著筆,眼淚忍不住在眼眶裡打轉。她寫下:“我曾經以為,好朋友就是要無話不談、彼此信任。可當我聽到最好的朋友在背後說我的壞話時,我覺得特彆難過,也特彆迷茫。我不明白,為什麼真誠的友誼會變得這麼脆弱?我想要的友誼,是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而不是背後的猜忌和詆毀。”
寫完後,她偷偷看了一眼蘇晴。蘇晴低著頭,肩膀微微顫抖,似乎也在流淚。
等大家都寫完後,陳老師讓願意分享的同學把卡紙貼在黑板上,或者站起來念給大家聽。趙磊第一個站起來,念了自己的卡片:“被彆人背後議論的時候,我覺得特彆委屈,也很憤怒。但現在我明白了,與其因為彆人的閒話難過,不如做好自己。同時我也想對曾經議論過我的人說,有什麼問題可以當麵跟我說,背後說閒話真的很傷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著,又有幾個同學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有人說被議論後變得很自卑,不敢和同學交往;有人說自己曾經因為嫉妒,背後說過彆人的壞話,現在特彆後悔;還有人說,真正的友誼應該是坦誠相待、彼此尊重。
就在這時,蘇晴突然站了起來。她的眼睛紅紅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我想跟林曉雨說一聲對不起。”
全班同學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們身上。林曉雨愣住了,心跳不由得加快。
“上次月考,林曉雨的數學成績比我好,我心裡特彆嫉妒,覺得自己努力了那麼久,卻還是不如她。”蘇晴的聲音越來越小,卻字字清晰,“我不敢當麵跟她說我的感受,就跟彆的同學說了很多她的壞話,說她偷偷抄筆記、藏複習資料。其實這些都不是真的,林曉雨一直都很努力,也經常幫我講題。我因為自己的自私和懦弱,傷害了她,也破壞了我們的友誼。林曉雨,對不起,我知道錯了,你能原諒我嗎?”
林曉雨看著蘇晴真誠的眼神,積壓在心裡的委屈和難過一下子爆發出來,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她用力點點頭:“我原諒你。其實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應該早點發現你的不開心,跟你好好溝通的。”
那一刻,教室裡響起了輕輕的掌聲。陳老師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蘇晴同學能夠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林曉雨同學能夠選擇原諒,這就是成長,也是真正的友誼該有的樣子。”
她走到黑板前,指著那張畫著“蛐蛐”的卡紙:“這些背後的‘蛐蛐’,其實並不可怕。隻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坦誠相待,不隨意議論彆人,遇到問題當麵溝通;同時,當我們被彆人議論時,也能保持自信,不被閒話左右,那麼這些‘蛐蛐’自然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陳老師又給大家發了一張新的卡紙:“現在,請大家在這張卡紙上寫下一句承諾,承諾自己以後要遠離背後的‘蛐蛐’,做一個真誠、友善、尊重他人的人。然後,把這張卡片送給你最想珍惜的朋友,或者你想道歉的人。”
林曉雨拿著卡片,認真地寫下:“承諾做一個坦誠的人,不背後議論他人,珍惜每一份真誠的友誼,與朋友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寫完後,她走到蘇晴麵前,把卡片遞給了她。蘇晴也把自己寫的卡片遞給了林曉雨,卡片上寫著:“承諾不再做背後的‘蛐蛐’,用真誠和尊重對待每一個朋友,珍惜和林曉雨的友誼,一起努力,共同成長。”
兩人相視一笑,之前的隔閡和誤會,仿佛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班會的最後,陳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宣讀了自己的承諾。整齊而堅定的聲音在教室裡回蕩,穿透窗戶,飄向了窗外的香樟樹林。陽光依舊明媚,空氣中的沉悶早已被溫暖和真誠取代。
林曉雨回到座位上,看著身邊重新露出笑容的蘇晴,心裡豁然開朗。她明白,八年級的友誼或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驗,就像會遇到躲在背後的“蛐蛐”,但隻要彼此坦誠、互相尊重、懂得珍惜,就能讓友誼的花朵在陽光下儘情綻放。
而那些背後的“蛐蛐”,終將在真誠和友善的光芒下,失去聲音,消失無蹤。這節特殊的交友班會,不僅讓同學們明白了遠離背後閒話的重要性,更讓他們懂得了,真正的友誼,是黑暗中的燈塔,是成長路上最珍貴的寶藏。
從那以後,3)班的氛圍變得更加融洽。同學們之間少了猜忌和閒話,多了坦誠和互助。林曉雨和蘇晴的友誼也變得更加堅固,她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遇到問題會主動溝通,再也不會因為小小的嫉妒而傷害彼此。
而“遠離背後‘蛐蛐’”這句話,也成為了八年級3)班每個人心中的準則,陪伴著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收獲更多真摯的友誼,成為更好的自己。
喜歡叛逆的青少年請大家收藏:()叛逆的青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