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場的沉重氣氛並未隨著燈光亮起而消散。窗外,城市的霓虹開始閃爍,卻照不進林燃眼底那片冰冷的寒潭。她依舊站在原地,寂火劍沉寂地懸在腰間,但那隻攥著血色玉符的手,指節繃得發白,仿佛捏著的是一塊燒紅的烙鐵。空氣裡彌漫著無形的硝煙味,宗門告急的陰影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心頭,讓原本準備出發前的最後休整都帶上了一絲肅殺。
“篤篤篤。”
訓練場的門被有節奏地敲響三下,打破了沉寂。一個穿著得體灰色羊毛馬甲、戴著金絲邊眼鏡、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他手裡夾著一個厚厚的牛皮紙文件夾,臉上帶著溫和而略顯刻板的學者式微笑。他身後跟著兩個穿著便裝、神情精乾的年輕人,抬著一個看起來很重的金屬箱。
“晚上好,各位同學。”中年男人的聲音溫和,帶著點學院腔,“我是沈局安排過來,負責你們這次‘學術考察’行前最後輔導的,你們可以叫我陳教授。”他目光掃過四人,在臉色蒼白的雲瑤和周身氣息依舊冰冷銳利的林燃身上多停留了半秒,但表情沒有任何變化,仿佛隻是打量幾個普通的學生。
“陳教授好。”江照上前一步,微微頷首,表情管理得滴水不漏,將林燃擋在了身後半個身位。黎晝抱著她的炮,好奇地打量著這位“教授”和他帶來的箱子。雲瑤勉強擠出一個符合“柔弱學者”人設的微笑。林燃…隻是微微抬了下眼皮,算是打過招呼,目光依舊沉在遠方。
“時間緊迫,我們直接開始。”陳教授沒有寒暄,示意助手打開金屬箱。裡麵整整齊齊碼放著四套衣物、幾本硬殼筆記本、相機、甚至還有幾件小巧的、偽裝成地質錘或標本夾的電子設備。以及——幾份製作精良的護照和身份證明文件。
“首先,明確你們的‘角色’。”陳教授拿起文件夾,語氣變得嚴肅而高效,“江照同學,你是本次‘蘇格蘭高地古代祭祀遺址與自然崇拜’課題組的負責人,愛丁堡大學的訪問學者,dr.jiang。這是你的證件、學術履曆、以及你需要‘熟悉’的幾位‘導師’和‘合作同學’的資料。”他將一疊文件遞給江照。
江照接過,快速翻閱。文件詳細到連她“導師”養的狗叫什麼名字都寫清楚了。她點點頭:“明白。”
“雲瑤同學,你是dr.jiang的助手兼課題組成員,專攻凱爾特神話與民間傳說方向的研究生。你的任務,就是在合適的場合,用你的‘專業知識’,讓我們的身份更有說服力。”陳教授將另一份文件遞給雲瑤。
雲瑤眼睛一亮,這簡直是專業對口!她翻開文件,裡麵羅列了一些高地著名的傳說地點和常見民俗,對她而言,很多都是常識。她甚至能認出幾個文件裡提到的、在魔法界也小有名氣的“鬨鬼”地點。“交給我吧,陳教授!”她自信地點頭,蒼白的臉上恢複了些神采。
“林燃同學,”陳教授看向林燃,眼神平靜,“你是課題組聘請的隨行安保人員兼野外向導,有豐富的山地生存經驗。證件上是安保公司的注冊信息。你需要記住你‘公司’的基本情況、常用裝備規範、以及最重要的——在公共場合,保持專業、低調、警惕,但不要過度緊張。你的氣質…很契合。”陳教授的評價非常客觀。林燃那生人勿近的冰冷氣場和銳利的眼神,演個保鏢簡直渾然天成。
林燃默不作聲地接過屬於自己的那份文件,隻掃了一眼封麵,就塞進了口袋。她的注意力顯然不在這上麵。
“黎晝同學,”陳教授最後看向抱著炮、一臉“這玩意兒放哪”表情的黎晝,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你是課題組的設備技術員,負責…呃…地質探測儀、環境采樣器、還有…嗯…特殊影像記錄設備的維護。”他指了指黎晝懷裡的“湮滅者”和那個裝著各種古怪設備的箱子。“你的角色最關鍵也最危險,因為你帶著最多‘違禁品’。記住,在任何公開場合,包括海關,它們都是‘科研設備’!箱子上有特製的屏蔽層和偽裝外殼,非專業儀器檢測不出異常,但你自己要繃緊這根弦!你的證件是設備公司的技術專員。”
“明白!它們都是寶貝疙瘩…呃,我是說,精密儀器!”黎晝趕緊保證,又愛惜地摸了摸炮管。
“很好。”陳教授推了推眼鏡,“接下來是言談舉止。記住,你們是一群對高地文化充滿好奇和敬意的學者,不是去打仗的。”
他開始了細致的指導:
學術禮儀:如何與人握手,如握手的力度、時長、如何用謙遜的語氣討論學術觀點,如“我個人認為…”、“這個觀點很有趣,不過…”、如何回應讚美,如“您過獎了,我們還在探索階段…”。
民俗話題話術:背熟幾個關鍵傳說,如尼斯湖水怪的不同版本、巨石陣的幾種假說,學會用“據當地傳說…”、“有學者推測…”、“這體現了古代人與自然的關係…”這類萬金油句式。重點強調“尊重當地文化”、“保護性研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背景細節:反複記憶偽造的學術背景、研究課題的具體名稱——“蘇格蘭高地古代祭祀遺址與自然崇拜及其對現代社會生態觀的影響研究”、“導師”的名字和長相,資料裡有照片、甚至“課題組”之前發表過的幾篇無關緊要的“論文”題目。
應急反應:遇到盤查,尤其是對設備,保持鎮定,強調科研目的,出示特調局偽造的完美證件。如果遇到糾纏,由“負責人”dr.jiang出麵交涉。非必要,不要起衝突。
講解過程中,雲瑤的優勢立刻顯現出來。當陳教授提到某個關於“綠袍精靈守護泉水”的傳說時,雲瑤自然地接話:“是的,陳教授。這個傳說在魔法…呃,在民俗學上其實有很多變體。有學者認為‘綠袍’可能隱喻著某種古老的德魯伊自然魔法,泉水則象征著生命節點。在一些極其偏僻的山村,據說還有老人保留著向特定泉眼獻上新鮮漿果的習俗,祈求水源純淨,這或許就是古代祭祀殘留的痕跡?”她侃侃而談,引經據典,神情專注而認真,把一個醉心研究的民俗學研究生演得活靈活現。
陳教授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很好!雲瑤同學的理解非常到位!就是要這樣,將看似荒誕的傳說,賦予學術化的解讀,讓它聽起來合情合理。”他轉向江照和林燃,“你們作為助手和安保,在討論時主要是傾聽、點頭、適時露出‘受教’或‘思考’的表情。林燃同學,尤其注意,不要釋放你的‘職業氣場’,儘量顯得…嗯…專業但平和。”
林燃麵無表情地點了下頭,努力收斂了一下自己那身能把小孩嚇哭的煞氣。
輪到黎晝了。
陳教授拋出一個問題:“黎晝同學,假設我們在考察一處著名的‘鬨鬼’古戰場遺址,當地傳說那裡夜晚常有‘陰兵借道’的異象,霧氣中會傳來金鐵交鳴和戰馬嘶鳴。作為一名‘設備技術員’,當有好奇的當地人或者同行學者問起你的看法,或者問你的設備能否探測到什麼時,你該如何回答?”
黎晝正低頭在筆記本上,其實是她的實驗記錄本背麵,畫著什麼能量回路草圖,聞言猛地抬頭,一臉理所當然,語速飛快:
“異象?能量場異常波動唄!大概率是特殊地形地貌加上特定氣候條件,比如濕度大、磁場紊亂產生的次聲波共振或者光學折射現象!金鐵交鳴?可能是風聲穿過特定岩縫產生的聲學效應!戰馬嘶鳴?說不定是某種夜行性鳥類的叫聲被扭曲放大了!要真想探測,我的設備可以測次聲波頻段、地磁變化梯度、還有環境能量粒子密度…”她越說越興奮,手還比劃著,完全沉浸在了技術分析裡。
“咳!”江照在桌子底下,毫不留情地踩了黎晝一腳。
“嗷!”黎晝吃痛,瞬間回神,看著陳教授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和雲瑤憋笑的臉,才意識到自己又“超綱”了。她趕緊坐直身體,努力擠出個“學術”的笑容,磕磕巴巴地補救:
“呃…那個…我是說…古代戰場的悲壯曆史和勇士的英魂,賦予了這片土地獨特的…呃…能量!對!是精神能量的沉澱!古代人的智慧和對自然的敬畏,真是…充滿能量啊!令人敬佩!我們的設備…主要是記錄環境數據,幫助理解這種…人文與自然的…和諧交融!”她把自己能想到的、剛才陳教授和雲瑤用過的“學術”詞彙,一股腦地堆砌了出來,說完自己都覺得有點臉紅。
雲瑤終於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趕緊用手捂住嘴。江照無奈地揉了揉眉心。連一直心不在焉的林燃,嘴角都幾不可察地抽動了一下。
陳教授倒是很淡定,點點頭:“雖然…用詞稍顯生硬,但方向是對的。記住,要模糊化、文藝化、往人文情懷上靠。少提具體數據和物理原理。”他拿出一張紙,上麵打印著幾句話:“黎晝同學,背熟這幾句萬能敷衍句,遇到不想深入或無法回答的問題,就用它們。”
黎晝如獲至寶地接過來,隻見上麵寫著: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有趣現象。”
“不同的學派對此有著豐富的解讀,體現了學術的多樣性。”
“我們的研究還在進行中,目前不便透露更多細節。”
“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對自然的感悟,總是令人驚歎和深思。”
“抱歉,我是負責設備的,具體研究內容建議谘詢我們的dr.jiang。”
黎晝如釋重負,趕緊把紙條小心地疊好塞進口袋:“明白!我就說這幾句!”
接下來又是一番“惡補”,從如何應對海關可能的開箱檢查,“這些都是精密儀器,請小心輕放”,到如何在旅館“不經意”地討論課題,聲音控製在鄰桌能隱約聽到的程度,再到遇到突發狀況,比如目擊小型魔法現象時如何用“眼花”、“集體幻覺”或“自然奇觀”來解釋。
當陳教授終於合上文件夾,宣布“輔導結束”時,除了依舊心事重重、但至少記住了自己“安保”身份要點的林燃,其他三人都感覺像是經曆了一場高強度的腦力考試。
“身份文件、設備偽裝箱、以及一些應急的小道具,都在這裡了。”陳教授示意助手將東西分發下去。“記住你們的角色,記住你們的‘故事’。保持自然,就是最好的偽裝。祝你們…‘考察’順利。”他意味深長地說完,便帶著助手離開了訓練場。
訓練場裡隻剩下四人。黎晝抱著她的設備箱,裡麵躺著心愛的“湮滅者”2.0,摸著口袋裡那張“萬能敷衍句”,感覺踏實了不少。雲瑤翻看著自己的“民俗研究生”筆記,裡麵夾著她偷偷補充的幾頁真正的魔法地點注解。江照將屬於“dr.jiang”的證件和資料仔細收好,氣質沉穩。
林燃默默地將那份安保人員的文件塞進背包最外層。她看了一眼窗外徹底黑透的夜空,又低頭看了看手心那枚血色似乎黯淡了一分、卻依舊滾燙的劍形玉符。她將玉符緊緊攥住,仿佛要將那份沉重的承諾和刻骨的歸意,一同捏進骨血裡。
偽裝已然披上,角色已然就位。一場關乎星核與傳承的魔法之旅即將啟程,而在遙遠的東方,一場關乎宗門存亡的血戰,正等待著她們歸去。時間,從未如此緊迫。
喜歡非正常人類同居日常請大家收藏:()非正常人類同居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