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家看著門,尤其是咱家裡頭的雞,可是要看好了,彆讓它跑出去。
這年根底下了,背不住就有那小偷小摸的,咱家的雞養的肥,可不能讓人偷了去。”
虎子立馬立正擺正完成任務!
陳大娘囑咐好小孫子,這才帶著芳芳出了門。
“你可是不知道,這會兒年根下,誰家都想過個好年,就有那不講究的人家,出來偷雞摸狗的。”
確實,誰家都饞肉,可不是想吃點好的?
她來這這幾天,可是一口肉沒看著!
“走,今兒個正好趕大集,咱倆先上集上去看看,這鍋碗瓢盆的好說,供銷社都有大集上一般都有我跟你說,這到年根底下了,那大集上連布都有賣的。”
陳大娘提著一個藤編的籃子,領著芳芳出了門。
倆人往東步行走著,過了自家門口,越往東去地越平坦。
“估計你不知道,這邊這個村子叫東河屯,這村子東邊挨著東河,人口數不算少,地也多,挨著咱們礦近便。
咱們這裡逢著初一初六趕集,老百姓都拿著東西來還東西,你拿著錢買也一樣,好些村集體的東西也有出來擺著賣的,咱上大集上去比供銷社方便不少。”
芳芳點點頭,他們那也是初一初六趕大集,十裡八村的人都來,人可是不少。
倆人閒著聊天,一邊溜達一邊往村裡走去。
芳芳看著剛才經過的那一片莊稼地,不知道是咋回事兒,她的印象裡,這地方是個學校吧?
這怎麼沒有了呢?不會是還沒建吧?
“大娘,這地方沒有學校嗎?”
沒有學校,那虎子在哪上課呢?
“咋沒有學校?我跟你說,咱這地方,哪個村都有村小,人都在自己村上校。”
在自己村裡上學?
“媽呀,那得多少老師啊?”
“這還用幾個老師?一兩個就夠了。”
……
記憶偏差,芳芳好奇。
“村裡才幾個孩子?一兩個老師能帶過來嗎?”
“我聽俺家保國說,那村裡頭的孩子都在村小上校,那村裡有學問的代代課就成。一個老師上兩三個年級的一點不耽誤事兒。”
好吧,這會兒的老師確實牛逼。
倆人東拉西扯的,就到了東河村趕大集的地兒。
前麵一大片空地,邊上就是路。
這條路還算寬敞,但是也是整修過得土路。
她倆站在邊上,有不少人在裡頭擺著攤。
芳芳一瞬間就感受到了年集的快樂。
什麼時代購物都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兒。
老太太領著她上裡頭轉悠著,你彆說,這地方東西還真的挺齊全的。
其實芳芳一直沒明白一件事兒,她上學學曆史的時候,還有看不少年代文的時候,都說這個時期買東西都是統購統銷,都要上供銷社的,那這會兒這是啥?
難道傳統的集市並沒有取消?
她細想想也對,這個時期老百姓之間的大集,好些時候根本就是以物易物,要說拿錢出來買,估計比較少,備不住這種行為也算符合政策要求?
要不就是偏遠地區,政策管理上比較散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