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妞跟著芳芳的比劃,把圍裙折了起來,然後放在炕上擺好了,捏起針,撿起線頭一隻手沾了點唾沫撚了撚線頭,捋直了,對著針眼穿了起來。
穿好線,就開始縫口袋。
這個圍裙很大,是芳芳特意做的。
做的那會兒,陳大娘還一個勁兒的念叨芳芳不過日子。
誰家做個做飯燒火時穿的圍裙,用這麼好的布。
那會兒大妞兒還不信
這會兒大妞看看這個布確實是不錯,布料厚實,摸著就密實,這東西用來做圍裙,確實是有點兒敗家了。
不過人家的布人家想做什麼,都是人家自己說了算,她也不羨慕,等她攢夠了錢,也去買塊兒這種好布給小山做件兒衣裳。
“媽呀,你這手藝真行。”
芳芳看著大妞兒縫衣服的這個針線,不禁誇獎她的手藝。
那針腳可密實了,走的線兒也直溜,大妞兒這個手真的是太巧了,她感覺這姑娘也就是托生的家庭不行,這要是日子好的時候他真該去學學做刺繡,看人家這手藝,趕上縫紉機了。
當然她說的誇張了點兒,不過比自己可是強了十萬八千裡。
大妞兒縫完之後比量了一下,覺得這個兜兒確實是不錯,她就把自己的圍裙也找了出來,照著樣子縫了一個。
看著芳芳看她,她有點不好意思,“那啥,我給小山縫一個,他個子矮,圍著這個得勁兒。”
芳芳倒是沒多想,點點頭,“可不是嘛,這個真是挺方便的。尤其是個子矮的孩子啥的,都行。”
幾個人準備好設備,就出門了。
其實芳芳真的很不想頂著大太陽出門兒乾活兒,但是沒法子,這個時候能撿一點兒回來就是一點兒,萬一碰上下雨,再上地裡頭去撿,那麥子就發芽了,根本就不能吃,所以搶收搶收都是有道理的,就是跟天在搶飯吃呢。
頂著個大太陽,頭戴著草編帽,腰上圍著小圍裙,手裡還提了一個麻袋。
倒不是芳芳不想提籃子,實在是籃子那玩意兒太沉了,她寧願提溜著麻袋,到時候把麻袋給背回來。
而且她的籃子被虎子和小山征用了。
沒錯,虎子和小山也要跟著去撿麥子。
這會兒學校裡邊兒放麥假,所有孩子都不上學。
不管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的孩子都要回家幫著農忙的。
這一大波人,拉幫結派的到了麥地裡頭。
說實話,芳芳覺得這麥裡頭不能有太多的麥子。
為啥呢?因為人家割完之後,村兒裡人肯定會來搜一遍。
當然了,撿麥穗這個活兒,一般都是老人和孩子的活兒。
這會兒的壯勞力都得去割麥子搶收,脫麥粒,曬麥子,這些都是力氣活兒。
撿麥穗兒這個活兒輕巧,就讓乾不了什麼活兒的孩子來。
不過,估計是這片地太大了,要不就是離著遠了,小孩子們還沒來得及上這片地。
居然還有不少的穗在地裡。
幾個人分散開,扒著一邊兒開始往前走。
芳芳眼神兒好,撿的快,走的也快,她把長一點兒的麥穗兒都握在手裡,短一點兒的就往兜裡塞,等手裡握不住了就用麥草把它們紮起來,紮成一束麥子花。
然後一下子塞到麻袋裡頭去,這樣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都能夠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