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東他們參與案子後,速度果然快了很多。
畢竟專業的事兒交給專業的人來乾,才會有結果。
李衛東他們在礦區轉悠一圈,問了幾次話,就得出來一個信息。
“你是說之前有親戚來找她,她是她弟弟?”
查案子嘛,那就得走訪,李衛東他們在礦區走訪一頓,結果出來了一個弟弟。
“對,對對,她自己說那是她弟弟。”
宿舍區那坐在門口納鞋底的大娘跟李衛東這麼說。
“那您還記得他弟弟長什麼模樣嗎?”
聽李衛東這麼一說,大娘恍惚了一下子,“你說他長什麼模樣?我還真沒怎麼注意。”
大娘仔細的回憶著,居然對她弟弟那張臉一點印象都沒有。
“我想不起來,咋說呢?
就是他那天領著他過來,俺倆迎頭兒走,那都是鄰裡鄰居的,我跟她打招呼。
我說你下班了呀,她說哎下班了。
然後我就問說這是誰?她說是她弟弟,從老家來投奔她的。
就這麼個事兒,我倆總共就打了個照麵就過去了。”
從老家來投奔姐姐的弟弟,結果姐姐死了,弟弟不見了,這事就有意思了。
有沒有意思的,這些事兒跟芳芳他們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芳芳終於想起來被她遺忘的事情是什麼了。
現在都1975年了,1977年就要恢複高考。
以她的本事,參加這會的高考估計應該沒啥大問題。
畢竟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參加過9年義務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學,雖然她的研究生並沒有考上,但是也是參加過複習的。
語數外,政史地,甚至偶爾學一點化學和生物,她覺得自己的本事在這個時代應該是可以吊打當代人的。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她還是得把學習這個事兒撿起來。
姐當年備戰研究生考試準備了一年,雖然沒成功上岸,但是分數其實也不算低。
但是不都說了嘛,第一年的高考題目難度非常的簡單,以自己的本事,認真紮實的準備一年,她自己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而且她還有一個優勢:金手指。
就是彆的人並不知道明年的高考會恢複,而自己知道,那麼她就比彆人提前了一年進行複習。
雖然她也不知道第一年的高考到底是幾月份開始的。那自己就當做正常6月份高考來算好了。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說的太對了。
雖然她也不想再念一遍大學,但是這個時代,那就是讀書人的風口,隻要能上岸,就是頭豬也能上天。
如果想擺脫現在的這樣一個生存環境,進入到更好的城市裡邊去生活,她就一定得參加高考,所以,必須抓住這個風口。
要參加高考就得複習。
要複習就得有書。
她沒有,所以第一步得找書:她需要全套的高中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