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胳膊肘子拐了拐李衛東。
“這個政策好哈。李衛東點點頭,“那也得是家裡頭有崗位可頂,這會兒的工作一個很值錢的,哪裡那麼多的崗位可以頂替。”
芳芳想了想,也對,這姑娘估計是趕上家裡人疼孩子。這要是換一個不心疼孩子的,誰管你死哪裡,根本不會管。
“在一個,這個頂職,我們找知青辦的時候,根本沒提這個,估計也不是所有得地方都行。”
一開始芳芳沒聽懂,不過很快她就明白了。
“試點?
是不?
就是怕政策有問題,先挑一個地方試試,有問題就改,沒問題就推廣唄。”
李衛東點點頭,這個詞,倒是很精煉。
趙紅芳這個人,總有些稀奇古怪的詞蹦出來。但是說出來,又很有道理。
“這前麵的幾個我都知道,這個困退,是啥意思?”
“這有啥不好理解的,就是家裡有困難唄。”
芳芳覺得這個得好好問問。
“在知青回城政策中,因家庭有特殊困難,如獨生子女或家中子女全部上山下鄉導致父母老人無人照顧等原因,允許知青返回家庭所在城市的政策。”
芳芳一聽這個話,坐直了身子。
“就是說,家庭困難的可以申請唄。”
“可以啊,我們去知青辦的時候,辦事兒員跟我們說的,講的可清楚了。”
芳芳拐了拐李衛東,
“王春玲那個,是不是可以那個病退和困退啊!”
這一條簡直就是為她量身打造的啊!
李衛東搖了搖頭,“知青辦的大姐沒說,估計她不符合這一條。”
芳芳急了,“她那都啥條件了還不符合呢。”
李衛東提醒她,“你彆忘了她姐姐為什麼瘋了。”
芳芳想了想,可不是。
她姐為啥瘋的,不就是因為家庭成分有問題嗎?
家庭成分要是沒問題,也不至於這麼苦,沒準爹媽姐姐姐夫的還能給她寄東西接濟一下,而且,家庭成分沒問題,她估計早就回城了。
“行了,想太多沒用,你現在想想你的問題吧。”
好吧。
不過,李衛東這個人真的是,也太會煞風景了。
東拉西扯的,到了吃飯的點兒。
大家出門在外的,也沒什麼好東西。
家裡條件都差不多,都是地瓜乾貼餅子,窩窩頭都算好的。
芳芳的包被李衛東放在架子上了。
李衛東個子高,站起來一伸手就能把包拽下來。
芳芳先從挎包裡頭往外掏胡蘿卜。
一掏,哎,兩個大柿子,還有黃瓜。
這是家裡院子裡的露天柿子,不大個,但是粉粉的好吃,酸甜口的。
這肯定是大妞給她裝的。
芳芳自己是不會帶這個的。她不愛吃生柿子,她吃柿子不是熬湯就是炒雞蛋,最差也得是拌著白糖。
芳芳一開始嫌背著這個東西沉,這會兒真的是要感謝大妞兒,大妞兒真的是太有先見之明了,給她包裡麵塞了這些,這會兒看著這東西,她都饞了。
“你打開包,裡頭有早上做的餅。應該就在最上麵。”
李衛東聽指揮,打開背包的扣子,揭開蓋簾,裡麵還有個抽繩鎖著口。解開繩子,包最上麵,確實有一個包袱皮包。
“就是這個。”
李衛東遞給她。
“還要啥?”
“側麵小包裡頭,有鹹菜。”
他摸著了,掏出來給她。
芳芳又從包裡摸出來一雙筷子。
是的,她自帶了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