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世界所處的時代類似於工業革命初期,燃料以木材和煤炭為主,運輸仍然以騾馬為主,但主要道路普及了煤炭蒸汽火車和鐵路。熱武器技術尚不成熟,但有了以黑火藥為主的火器武器火炮、火繩槍,後又在與魔族戰爭的後期人類研發出燧發擊發裝置,設計出燧發槍,進一步提高火器水平,同時研發出了能上艦的蒸汽機及鐵甲艦)。
世界主要分為中央大陸、暗影大陸、南部島嶼島嶼地區以杜伊夫根和特恩蘭特為主)
中央大陸:中央大陸原為統一的盛世王朝,後因實力衰敗加之魔族的屢次進攻最終分崩離析為帝國、大金、北明及羅斯王國、加斯庭聯合王國。
羅斯王國主要由三大區組成即中央大區、南部大區和斯基泰大區斯基泰分為東、中、西三大塊)組成,斯基泰在割讓給大金後,又設立了東加斯庭大區。首都:多爾布魯基,經濟中心是聖保羅格勒,為紀念勝利抗擊魔族的大帝保羅而命名,現任國王是伊凡大帝羅曼諾夫家族),雖然脾氣火爆,但在政治軍事上擁有很高的水平,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將地方上的管轄權全部收歸,廢除大貴族特權和對地方上的管轄權,扶持小貴族同時對有能力威脅其地位的貴族展開屠殺,因此被稱為“雷帝”,軍事上廢除貴族統軍製,收回貴族私兵,全部改為國家軍隊。
加斯庭聯合王國:主要由東、西、中三塊加斯庭平原組成,其中東加斯庭平原曾經被盎格魯獨占,赫辛基戰爭後被羅斯攻占,魔族侵略期間,又被魔族占領;中加斯庭平原由其他公國分彆統治;西加斯庭平原被魔族占領,西加斯庭平原和中加斯庭平原被洛克山脈阻隔,加斯庭王國在這裡設立聖馬丁要塞守衛,防止魔族入侵。優勢兵種是重裝騎士,典型的封建式製度)
加斯庭聯合王國下各公國:
1.盎格魯公國:盎格魯公國孤懸在風暴海上,和加洛林公國隔著風暴海峽相望,首府溫切斯特,大公理查一世所屬蒙巴頓家族);
2.居魯士公國:擁有整個加斯庭聯合王國中最具紀律性的士兵及軍隊,首府勃蘭登堡,大公腓特烈二世所屬霍亨索倫家族);
3.伊特魯公國經濟實力不俗,同時也是加斯庭聯合王國主要的糧食出產地,首府穆魯斯,大公埃馬努萊三世所屬加裡波第家族);
4.加洛林公國經濟實力強勁,土地富饒的公國,首府富朗索,大公路易四世所屬卡佩家族);
5.皮亞斯特公國:首府格旦斯坦,大公斯瓦夫二世所屬波尼亞托夫斯基家族);
6.科斯蒂亞公國:公國邊境與魔族接壤,境內的聖馬丁要塞駐紮著加斯庭聯合王國的軍隊與魔族對峙,首府烏爾薩利亞,大公費爾南多五世所屬波旁家族);
7.阿爾薩斯公國位於整個聯合王國的中心地帶,盛產糧食與礦石,首府奧格斯堡組成,大公約瑟夫二世所屬哈布斯堡家族)。
南部島嶼地區:聖洛邦聯主要由杜伊夫根與特恩蘭特兩國組成;
杜伊夫根下分安納托利亞、黎凡特、馬格裡布、薩伏伊四大區,首府:尼奧;
特恩蘭特下分北島與南島兩部分,首府:威靈頓。
在寫北明、大金與帝國的設定前特此說明:北明、大金、帝國內原本盛世王朝領土轄區均以郡州冠名,原本非盛世王朝轄區及海外特轄區、殖民地以行省或其他命名方式區彆。)
北明王朝: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製帝國首都:帝都,優勢兵種為海軍,陸軍相對薄弱,隻有遊騎兵序列能和帝國的陸軍相抗衡,普通軍隊以裝備輕重弩為主,遊騎兵序列會在弩箭的基礎上,增加弓兵,但更注重對火器的研究);
皇帝:享有行政權、軍權現任皇帝為劉昂,嫡長子劉武,次子劉文,幼子劉鋒);議院:立法權分參議院、眾議院)皇家法院:司法權
主要官職及部門:
總理:政府長官,協助皇帝統籌管理各部門及政務,並擁有人事管轄任免權,諸葛懷擔任。
尚書令:掌管尚書台及侍從室。尚書台,北明皇帝平時處理、發布政務及召開聯席會議的機構,尚書令負責傳達下發皇帝及聯席會議的會議精神或命令。侍從室,北明皇帝的首席智囊機構,並負責管理皇宮內大小事務。),董初宰擔任。
大司馬:掌管軍部,協助皇帝管理軍中一切事務,薑衛擔任。這三個官職平級,稱為三公。)
軍部:負責軍中一切事務管理,包括軍事院校及軍事後勤。北明以武立國,軍部十分獨立,自成體係,隻聽命於皇帝。)
樞密院:行監察百官職權,並負責對外收集情報職責,同時兼軍法處職責負責監察軍隊。下轄憲兵隊。雖然職位低於三公平級,名義上隸屬內閣,實則直接對皇帝負責,所以實權很大,長官稱都察使。下設憲兵隊平時主要負責督查軍隊,戰時則充當督戰隊及敢死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資源後勤署:負責國家金融、財政、科技管理,同時負責整體國家戰略資源保障及各項後勤工作,長官稱大司農。
皇家警視署:負責管轄地方守備隊,行地方日常治安職責,同時兼有預備隊屬性,長官稱大司寇一般由羽林衛長官兼任大司寇)。
外事署:掌管國家外交事務,長官稱大行令。
侍從室:皇帝近侍部門,由尚書令負責管理。下設三個處,內務處管理皇宮大小事務)、諫言處諫言及智囊)、護衛處護衛處較為特殊,明麵上下屬侍從室,但直接對皇帝負責。負責皇家安保工作,亦稱錦衣衛,和保衛帝都的羽林衛,保衛皇宮的虎賁衛合稱三衛錦衣衛人數在五百到一千。)
貴族:凡擁有男爵及其以上爵位,方能成為貴族,貴族統一由紋章院管理,規定無軍功者不得封爵。爵位共分六等:君、公、侯、伯、子、男。侯爵及其以上爵位為世襲製,其餘為終身製,不可世襲。貴族隻有封號,無封地和實權,隻有貴族才能競選參議院議員,但不可競選眾議院議員,平民反之。
國會:由皇家參眾兩院構成
1.參議院貴族院):由貴族成員擔任議員,共設300席,議長:王朗。
2.眾議院平民院):由平民擔任議員,共設500席,議長:蕭平。
兩院共同審議通過的法案才能實施;且參議院的權力略高於眾議院。
參眾兩院矛盾:參議院要求取消在大陸區外擔任高級官員時,必須有直係親屬在帝都居住或者擔任職務的法案;眾議院要求取消兩院等級劃分,即平民也可競選參議員,更有激進者要求合並兩院,取消貴族特權。
北明皇帝無權解散國會,國會有駁回皇帝發布命令的權力,但需要兩院均超過23的議員同意,同樣國會也無權力決定皇帝的更迭。
北明軍隊:北明,大金,帝國三國軍銜及軍事編製相同,1個師人,1個軍人即1個軍由4個師組成。)
軍銜:軍職從小到大依次:小旗,中旗,副旗,旗本,總旗,少將,中將,大將軍,大元帥。
北明軍隊分為皇家陸軍,皇家海軍,皇家近衛軍,皇家深藍海軍及皇家遊騎兵某種程度上說遊騎兵是北明精銳中的精銳,有北明最強軍隊的稱號,共設8個師,8個師互相獨立平行,8個師之上不設總指揮,直接受皇帝調遣,其中第一師、第三師和第八師是遊騎兵精銳中的精銳);
王朝防區分為大陸區和海外區,海外區駐防由皇家陸軍、皇家海軍和遊騎兵負責,大陸區駐防由皇家近衛軍和皇家深藍海軍負責。
預備役製度:大陸區預備役由軍部負責,海外區的預備役由各行省總督負責,海外區預備役人數一般不得超過駐軍人數的13。
北明軍隊序列:
帝都禁衛軍直接由皇帝統帥,下設兩衛)3個師及一個加強旅團,下設羽林衛3個師負責守衛帝都、虎賁衛1個加強旅團3500人)負責守衛皇宮,錦衣衛約500至1000人,負責安保工作;
皇家近衛軍:主要負責駐守北明大陸區;下設12個軍:
第一軍:駐守吳郡;第二軍:駐守徽郡;第三軍:駐守會稽郡;
第四軍:駐守西江郡;第五軍:駐守多丘郡;第六軍:駐守越秀郡;
第七軍:駐守百越島;第八軍:駐守瀛洲島;
第九軍:駐守加裡曼行省駐地首府辛地);第十軍:駐守南三島行省駐地首府:泗國);
第十一軍:駐守本州行省駐地首府:櫻都);
第十二軍:駐守極地行省駐地首府:極地城)。
皇家陸軍:共8個軍
20軍:駐守蘇祿行省駐地首府:新海);
21軍:駐守印瓦行省駐地首府:雅京);
22軍:駐守波利群島駐地首府:米裡);
23軍:駐守巴布亞行省駐地首府:萊城);
24軍:駐守利亞行省駐地首府:帕皮);
25軍:駐守所羅門群島駐地首府:霍尼城);
26軍:駐守納魯、基斯、克羅亞三島駐地首府:塔瓦城);
27軍:駐守托卡、瓦努、萊莎、薩摩、庫洛五島駐地首府:楠城)。
皇家遊騎兵:共分8個師,遊騎兵常駐帝都。
北明地方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