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鹽場時,果然已經來了十幾個漁民,有的扛著竹竿,有的抱著舊席子,還有的提著熱水壺,熱鬨得像過節。
陳三郎站在人群裡,右手裹著布條,看到韓澈,笑著走上前:“韓公子,我這手不礙事,搭棚子的活我能乾!”
“三郎哥,你還是先歇著,等好了再幫忙也不遲。”
韓澈連忙說道,又轉向眾人,“多謝大家來幫忙,咱們先把棚子搭起來,下午就能給大家看病、發藥材!”
眾人歡呼一聲,立刻忙了起來。周明和幾個年輕的漁民負責搭竹竿,韓婉兒和幾個婦人負責鋪席子,趙氏則燒了熱水,給大家解渴。
蘇月棠打開藥箱,把藥材分類放好,還細心地寫了小紙條,注明每種藥材的用法。
韓澈站在一旁,看著忙碌的人群,心裡忽然有種莫名的感動。
他穿越到唐代,原本隻是為了活下去,可現在,他不僅讓家人過上了好日子,還能幫到這麼多鄉鄰,這種感覺,比賺多少錢都踏實。
他想起現代的社區誌願服務,沒想到在唐代,自己也能組織起這樣一場“公益活動”,隻是形式不同罷了。
“韓公子,你看棚子搭得怎麼樣?”
周明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韓澈抬頭望去,一個簡陋卻結實的棚子已經搭好了,左邊放著兩張木板當桌子,右邊擺著幾個草席當凳子,棚子上還掛著韓婉兒寫的“義診攤”三個字,歪歪扭扭卻很醒目。
“太好了!”
韓澈笑著點頭,剛要說話,就看到蘇月棠走過來,手裡拿著一張紙:“韓公子,這是我昨晚整理的漁民名單,有皮膚病的我都標出來了,下午咱們按名單來,先看重的,再看輕的,這樣快些。”
韓澈接過名單,上麵的字跡清秀工整,每個名字後麵都注了症狀,比如“陳三郎:右手化膿”“周明:腳癢紅斑”,看得出來蘇月棠很用心。
他抬頭看向蘇月棠,正好對上她的目光,她連忙低下頭,耳根有些發紅。
韓澈心裡愣了一下,隨即笑了笑——蘇月棠總是這樣,溫柔又細心,難怪村裡人稱她“活菩薩”。
他剛要說話,就看到遠處跑過來一個少年,是村裡送信的小廝,手裡拿著一封信,氣喘籲籲地喊道:“韓公子!縣城來的信,說是‘福記雜貨鋪’李老板寫的!”
韓澈心裡納悶——他剛和李老板談好鹹魚乾的事,怎麼又來信了?
他接過信,拆開一看,臉色漸漸沉了下來。
蘇月棠看到他的神色,連忙問道:“韓公子,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韓澈把信遞給她,眉頭皺著:“李老板說,有人跟他說,咱們的鹹魚乾是用壞魚做的,吃了會生病,他現在不敢訂了,還讓我把昨天的定金退給他。”
蘇月棠看完信,臉色也變了:“肯定是有人故意造謠!會不會是……嚴鶴?”
韓澈點了點頭,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嚴鶴在縣衙沒占到便宜,又在藥材上沒攔住他,現在竟然開始造謠詆毀鹹魚乾,看來是鐵了心要跟他作對。
他看著剛搭好的義診攤,又看了看周圍還在忙碌的漁民,心裡暗道——嚴鶴,你想毀我的生意,沒那麼容易。
隻是,現在李老板退單,其他雜貨鋪會不會也受影響?
鹹魚乾的銷路要是斷了,不僅影響收入,還會讓鄉鄰們失望。
韓澈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堅定起來——他必須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要保住鹹魚乾的生意,還要讓嚴鶴知道,他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就在這時,周明跑過來,手裡拿著一條剛曬好的鹹魚乾:“韓公子,你看這鹹魚乾多好,誰說是壞魚做的?咱們去找李老板說清楚!”
韓澈看著周明憤怒的樣子,又看了看周圍漁民擔憂的眼神,忽然有了一個主意。
他笑了笑,對眾人說道:“大家彆擔心,我有辦法讓李老板相信咱們的鹹魚乾是好的。不過,咱們得先把今天的義診攤辦好,不能讓大家白來一趟。”
眾人聽他這麼說,都鬆了口氣。
隻是他們不知道,韓澈心裡打的主意,不僅能解決李老板的疑慮,還能讓鹹魚乾的名氣更大。
而這一切,都要從下午的義診攤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