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談談。她說。
我們。陸遠誌重複這個詞,突然一拳砸在沙袋上,你聽到了嗎?我剛才說!不是!
林小芳走近,手指輕觸他流血的手背。血色紋路延伸出來,與殘留的金色紋路交織,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
你在害怕。她陳述事實,而非提問,害怕失去自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陸遠誌抽回手:不該害怕嗎?今天在任務中,我計算敵人的受傷角度像計算機一樣精確。這不是軍人,這是...
效率。林小芳接話,但效率不好嗎?我們救了更多人,減少了不必要的傷亡。
代價是什麼?陸遠誌指向自己的太陽穴,我感覺...分裂。一部分還是我,一部分是你,還有一部分是...彆的什麼東西。
林小芳沉默了片刻。當她再次開口時,聲音裡終於出現一絲熟悉的、屬於林小芳的柔軟:記得我們在青河鎮第一次見麵嗎?洪水衝垮了小學,你背著兩個孩子,我給他們包紮。那時候我們就已經是了,隻是現在更...徹底。
陸遠誌搖頭:不一樣。那時是默契,現在是...他找不到合適的詞。
共生。林小芳提供了術語,隨即又補充,但也仍然是愛。納米機器人能融合我們的能力,但改變不了本質。
她拿起旁邊的手槍,卸下彈匣,又裝回去,上膛,遞給陸遠誌:第七號靶道。像以前那樣比一場?
這是他們初識時的習慣——用射擊比賽解決分歧。陸遠誌接過槍,感受到某種久違的熟悉感。瞄準時,他刻意關閉了納米機器人提供的彈道計算,隻依賴多年訓練形成的肌肉記憶。
七發子彈,全部命中十環。
林小芳微笑,這次是真的微笑,眼角泛起細紋,你還是你。
陸遠誌長舒一口氣。也許她說得對。也許融合改變的是能力,而非本質。但當他看向鏡子時,瞳孔周圍那圈不自然的金色光暈,依然提醒著他:再也回不去了。
周教授的實驗室燈火通明。陸遠誌和林小芳站在腦部掃描儀前,看著屏幕上幾乎同步跳動的兩條腦電波。
77的相似度。周教授推了推眼鏡,理論上講,你們現在共享部分神經係統。更驚人的是這個——他調出另一組數據,陸遠誌的預知能力其實不是預見未來,而是量子層麵的概率計算。
林小芳點頭:解釋得通。納米機器人能感知微觀粒子的運動,從而推演宏觀事件。
陸遠誌皺眉:說人話。
你能在短時間內計算所有可能性,並找出最可能發生的那個。林小芳換了個說法,就像同時擲七百個骰子,提前知道每個骰子的點數。
周教授補充:而林小芳能直接控製納米機器人形成網絡,理論上可以影響任何聯網設備。你們倆的能力互補,就像...
雙螺旋。兩人異口同聲地說,然後因為這個同步性而同時皺眉。
實驗室的門突然被推開,猴子氣喘籲籲地衝進來:頭兒!審訊陳銳有突破了!他說在收集你們的脫落細胞!
監控畫麵顯示,陳銳在拘留室裡瘋狂大笑:雙螺旋技術屬於全人類!不是你們兩個怪物的專利!等著看吧,當仲裁者拿到足夠樣本...
仲裁者?陸遠誌猛地站起,楊銳還活著?
不...不是楊銳...猴子調出另一段錄像,是這個人。
畫麵中,一個穿黑衣的男子正在檢查山西基地的戰鬥痕跡。他彎腰撿起什麼——可能是陸遠誌留下的血跡樣本。當他轉身時,袖口滑落,露出右臂上一個陳年傷疤。
陸遠誌的血液瞬間凝固。那個位置,那個形狀...七年前西伯利亞任務中,父親唯一打偏的那槍,就是在這個位置擊中了目標。
找到他。陸遠誌的聲音冷如鋼鐵,灰燼複製雙螺旋技術前。
喜歡鐵血忠魂:扞衛請大家收藏:()鐵血忠魂:扞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