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肘尖星火與溫柔陷阱
“磐石”基地神經功能康複中心,極限功能訓練區。
空氣裡彌漫著鎮痛藥膏的辛辣和肌肉過度收縮後產生的淡淡酸味。陸遠誌赤裸的上半身如同從水裡撈出來,汗水在強光燈下閃著光,順著虯結賁張的肌肉線條滾落。他的左臂被固定在特製的、帶有力量反饋傳感器的推阻器上。
“陸指揮長!注意力!肩胛下肌!背闊肌!驅動!想象你在推開一扇卡死的裝甲門!推!”小趙的聲音嘶啞,帶著破音的吼聲在訓練室裡回蕩。他放棄了所有花哨的指令,隻剩下最原始的力量驅動!
“呃啊——!”陸遠誌喉嚨裡爆發出野獸般的低吼!完好的右臂死死抓住器械邊緣,指關節因極度用力而發白,如同鋼爪!左側肩背那幾塊被反複壓榨的肌肉群,在劇痛中爆發出最後的力量,混合著功能性電刺激的強橫脈衝,驅動著如同灌了鉛的左臂,狠狠撞向推阻器的阻力臂!
嗡——!
力量傳感器讀數瞬間飆升!代表肘關節伸展角度的指針在劇烈顫抖中,再次向上艱難地挪動了五度!代價是左臂深處傳來的、如同神經被生生撕裂的劇痛!陸遠誌眼前陣陣發黑,身體因劇痛和脫力而劇烈搖晃!
“維持!一秒!好!放鬆!”小趙的吼聲帶著壓抑的激動。
指針回落。陸遠誌猛地弓下腰,右手撐地,大口喘息,汗水如同小溪般從下巴滴落。每一次“推”,都如同在地獄熔爐中跋涉。然而,就在這排山倒海的痛苦中,一絲微弱卻無比清晰的灼熱感與牽扯感,如同黑暗中的星火,再次從肘關節深處頑強地跳躍起來!
不是錯覺!那縷在神經廢墟中艱難傳導的信號微光,在反複的極限壓榨和電刺激引導下,變得更加清晰、更加穩定!雖然依舊微弱,雖然被劇痛重重包圍,但它真實地存在著!陸遠誌猛地抬起頭,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著自己那隻依舊無法抬起、卻仿佛蘊含著一絲生機的左臂,眼神中燃燒著近乎瘋狂的執拗和希望!
“熱…扯…”他嘶啞的聲音如同砂紙摩擦,帶著不容置疑的確定,“…肘…有…!”
小趙和神經電生理專家撲到監測屏前,眼睛死死盯著那條代表尺神經近肘段傳導路徑的微弱綠色信號線。它不再是一次性的尖峰,而是在剛才那次極限驅動下,出現了一段雖然微弱、卻持續了零點幾秒的、連貫的波動!如同廢墟下頑強探出的、連接外界的生命線!
“通路!通路在強化!”專家聲音激動得發顫,“雖然距離功能性傳導還有巨大鴻溝,但這證明我們壓榨的方向是對的!這片神經廢墟裡…還有活的根!”
特殊療養區絕對安全屋。
恒定無影的暖白光線充盈著空間。緩緩旋轉的玻璃光球,如同微型太陽,散發著恒定而溫暖的柔光。
小七盤腿坐在距離光球大約一米遠的地板上。他的目光依舊牢牢鎖定在光球上,那份專注如同朝聖者。但與之前純粹的凝視不同,他的小臉上,此刻浮現出一種極其細微的、近乎思索的神情。他看著光球表麵柔和的光暈,看著光暈在旋轉中形成的微妙明暗變化,小小的眉頭幾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仿佛在努力理解著什麼。
張教授的心微微一顫。這是小七在絕對安全環境下,第一次流露出對“光”本身的主動觀察和細微疑惑!不再是全然被動的依賴,而是萌生了一絲最原始的探究意識!
就在這時,張教授隨身攜帶的、經過嚴格物理隔斷的加密平板,收到了一份新郵件。發件人依然是“聖盧克研究所埃琳娜·沃森博士”。郵件主題是:《“星光療法”核心案例數據包及初期引導音效樣本高度機密)》。
郵件正文依舊措辭嚴謹謙遜,對張教授之前回複中提出的幾個關鍵理論質疑表示了高度讚賞和深入思考。她隨信附上了一個加密數據包,裡麵包含了報告中提到的幾個核心康複案例的詳細原始數據、神經反應監測圖譜,以及一小段據稱在案例中取得顯著效果的、用於“無害化信息關聯引導”的初期引導音效樣本——一段極其舒緩、如同微風拂過風鈴般的、純淨的合成音效片段。
沃森博士特彆強調:這段音效經過特殊調製,完全避開了已知的創傷敏感頻段,能量級極低,在案例中隻作為背景存在,其作用並非“聲音刺激”,而是作為與“安全光”關聯的、代表“絕對無害”的抽象信息符號,潛移默化地拓展兒童對“安全”的認知邊界。
張教授看著郵件,看著那個加密數據包,內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掙紮。那份報告的理論框架和案例描述,如同魔咒般吸引著他。小七剛剛萌生的那絲探究意識,正是引入這種溫和關聯引導的最佳時機!這份數據和音效樣本,就像黑暗迷途中突然出現的、指向綠洲的清晰路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那份根植於職業本能的警惕,如同冰冷的藤蔓纏繞著他的心臟。太完美了!完美得如同為小七量身定做的解藥!這份“星光”,究竟是救贖的希望,還是…裹著蜜糖的毒餌?
他的手指懸在平板下載按鈕上方,微微顫抖。一邊是理論上的完美解決方案和小七可能獲得的突破性進展;一邊是深不見底、可能葬送一切的信任陷阱。冷汗,無聲地從他額角滲出。
“磐石”基地外圍偽裝醫療物資運輸車內。
車廂內彌漫著消毒水和電子設備的混合氣味。屏幕幽光照亮了一張戴著金絲眼鏡、氣質儒雅溫和的中年男子的臉。他的胸牌上寫著“周明軒總後神經修複專家組特派顧問”。此刻,他正通過加密頻道低聲彙報:
“‘夜鶯’報告。‘星光’數據包及音效樣本已精準投送。目標張)反應符合預期:高度興趣與強烈掙紮並存。警惕性在閾值內波動。‘種子’已深入土壤。”
頻道那頭傳來“血鷹”冰冷的聲音:“保持‘星光’純淨。等待…萌芽。”
神經功能康複中心康複治療室。
陸遠誌疲憊地靠在治療床上,左臂接受著冰敷和低頻神經調控。劇痛稍緩,但每一次呼吸都牽扯著酸痛的肌肉。小趙拿著最新的肌電信號分析報告,眉頭緊鎖。
“陸指揮長,尺神經通路的信號穩定性比預想的還脆弱。常規的神經生長因子注射方案效果可能有限。我建議…嘗試最新獲批臨床實驗的‘ntx7型複合神經修複膠體’。”小趙指著報告上一行小字,“這種膠體需要精確注射到神經外膜受損點附近,對操作精度要求極高,但理論上能提供更直接的修複環境和營養支持。”
“周教授剛好在基地進行技術指導,”旁邊一位醫生補充道,“他是國內神經精準介入的頂尖專家,也是‘ntx7’項目組的核心成員。如果有他親自操作…”
陸遠誌閉著眼,感受著肘尖那縷微弱的、代表著希望的灼熱感。任何能抓住這縷微光的機會,他都不會放過。“可以。”他聲音沙啞但堅定。
片刻後,病房門被推開。穿著白大褂、戴著無菌手套、氣質儒雅的“周明軒”教授走了進來,身後跟著推著精密注射設備的助手。他臉上帶著專業而溫和的笑容,鏡片後的目光快速掃過陸遠誌固定在支架上的左臂和肘關節暴露的皮膚。
“陸指揮長,久仰。情況小趙醫生已經跟我詳細溝通過了。”他的聲音平和,帶著令人信服的沉穩,“‘ntx7’的注射需要非常精準,我會用超聲實時引導,確保藥物精準送達受損神經束外膜。過程會有些脹痛,請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