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穀的朝陽穿透雲層,將錦華公益基金會東南亞分部的玻璃幕牆染成暖金色。陸梔念剛結束與國際刑警的視頻會議,確認傑森已被正式起訴,其背後與周明遠黑產聯盟的資金往來證據鏈已固定,心中稍感鬆快。辦公桌上,秦峰傳來的案件進展報告旁,放著一份新的項目提案——“梔子花生態保護計劃”,這是基金會拓展環保領域的首個重點項目,目標是聯合當地機構治理湄公河支流的水汙染,同時幫扶沿岸村落發展生態產業。
“梔念姐,‘梔子花生態保護計劃’的合作方代表已經到了,在會客室等您。”助理小陳敲門進來,遞上一份名片,“這位是李偉先生,鼎盛環保科技的技術顧問,也是當地政府推薦的環保領域專家,據說在水汙染治理方麵很有經驗。”
陸梔念接過名片,指尖劃過“鼎盛環保科技”的字樣,心中隱約有些印象——這家公司在泰國環保行業小有名氣,之前做過幾個城市汙水治理項目,口碑尚可。她起身整理了一下米白色西裝外套,衣襟上的梔子花紋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知道了,我馬上過去。”
經過傑森的事件後,她對所有新合作方都保持著高度警惕,起身時下意識按了按耳後的微型通訊器:“秦叔,幫我查一下鼎盛環保科技和李偉的背景,重點核實他們過往的項目成果和資質認證。”
“收到,正在調取資料,五分鐘內給你結果。”秦峰的聲音依舊沉穩。
陸梔念推開會客室門時,看到一位身著淺灰色休閒西裝的中年男子正起身相迎。李偉約莫四十歲,麵容和善,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周身散發著學者般的儒雅氣質。他伸出右手,笑容溫和:“陸小姐,久仰大名。錦華公益的善舉享譽國際,能有機會合作推進生態保護計劃,我深感榮幸。”
他的泰語流利,帶著輕微的華語口音,握手時力度適中,眼神坦誠,看起來並無異常。陸梔念禮貌回應:“李先生客氣了,鼎盛環保在水汙染治理領域的口碑我們有所耳聞,期待這次合作能為湄公河沿岸帶來改變。”
兩人落座後,李偉沒有過多寒暄,直接拿出平板電腦,調出詳細的治理方案:“陸小姐,這是我們針對湄公河支流汙染的治理方案。該流域主要汙染源是沿岸小型工廠的廢水排放和村落生活汙水,我們計劃采用‘生態淨化+人工濕地’的組合方案,既能高效淨化水質,又能降低成本,同時還能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機會。”
他一邊演示方案,一邊詳細講解:“我們會在汙染嚴重的河段修建人工濕地,種植水生淨化植物;同時為沿岸工廠提供低成本的廢水處理設備改造技術,從源頭控製汙染。整個項目預算約八百萬美元,預計一年半完成,治理後水質可達到國家二類標準。”
陸梔念快速瀏覽方案,頁麵設計專業,數據詳實,甚至附上了過往類似項目的治理前後對比圖,看起來可行性極高。尤其是方案中提到的“公益+產業”模式——治理後的河段將開發生態旅遊,帶動沿岸村落經濟發展,與基金會的理念不謀而合。
“方案很完善,李先生。”陸梔念語氣平和,“不過涉及大額公益資金和長期項目,我們需要實地考察貴公司的過往項目,同時核實方案中的技術參數和預算明細,還請理解。”
“完全理解,公益項目容不得半點馬虎。”李偉沒有絲毫不滿,反而讚許地點頭,“我已經安排好了行程,明天就可以帶陸小姐去參觀我們去年完成的清邁河汙水治理項目,那裡的治理效果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高度認可。另外,方案中的所有技術參數都有權威機構認證,預算明細也可以隨時提供給你們核查。”
他的配合態度讓陸梔念暫時放下了部分戒心,但多年的反詐經驗提醒她,越是完美的合作方,越需要謹慎核實。
這時,秦峰的信息通過通訊器傳來:“梔念,鼎盛環保科技的公開背景無異常,過往確實完成過幾個汙水治理項目,資質認證齊全;李偉的履曆顯示他是環境工程博士,曾任職於國際環保組織,沒有不良記錄。但有個疑點,該公司近半年來頻繁變更股東,背後似乎有境外資本注入,具體來源不明。”
“收到,繼續深挖境外資本的來源,同時核實清邁河項目的真實治理效果。”陸梔念不動聲色地回應,目光重新落回方案上。
接下來的交流中,李偉對環保領域的見解深刻,提出的技術方案也極具針對性,甚至能準確指出湄公河支流汙染的核心症結,全程沒有露出任何破綻。直到送他離開時,李偉突然說道:“陸小姐,為了表示合作的誠意,我們公司願意承擔項目前期的全部調研費用,同時捐贈兩百萬泰銖用於沿岸村落的臨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這突如其來的慷慨讓陸梔念心中警鈴大作。傑森當初也是以大額捐贈為誘餌,如今李偉故技重施,雖然金額相對較小,但意圖卻頗為相似。她微笑著回應:“李先生的誠意我們心領了,但項目前期調研費用理應由雙方共同承擔,捐贈的款項也請納入項目統一預算管理,我們會公開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詫異,隨即恢複溫和笑容:“陸小姐果然嚴謹,就按你說的辦。明天上午九點,我派車來接你去清邁。”
送走李偉後,陸梔念立刻回到辦公室,調出秦峰發來的鼎盛環保科技股東變更記錄。資料顯示,該公司半年內更換了三次股東,最終控製權落在了一家注冊在開曼群島的匿名公司手中——與周明遠、傑森關聯的賬戶所在地完全一致。
“果然是周明遠的人。”陸梔念低聲自語,指尖敲擊桌麵,心中已有了盤算。既然對方主動送上門來,她不妨將計就計,順著這條線索挖出更多黑產聯盟的罪證。
當天下午,陸梔念聯係了泰國當地的環保組織“綠色湄公河”,希望對方能協助核實李偉的清邁河項目治理效果。該組織的負責人桑坤是基金會的老熟人,立刻答應派專業團隊前往清邁實地檢測水質。
第二天上午九點,李偉的車準時抵達基金會樓下。陸梔念帶著助理小陳和一名公益安全委員會的技術人員一同前往,表麵上是考察項目,實則暗藏取證設備。
車程約三個小時,抵達清邁河治理項目現場時,陸梔念眼前一亮。曾經渾濁發黑的河水變得清澈見底,河岸兩側種植著大片水生植物,形成了美麗的人工濕地,幾位村民正在濕地旁的生態步道上散步,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陸小姐,你看,這就是我們治理後的效果。”李偉帶著驕傲的語氣介紹,“治理前,這裡的水質是劣五類,散發著刺鼻的臭味,村民們都不敢靠近;現在水質已經達到三類標準,可以用於灌溉和景觀用水,還帶動了當地的生態旅遊。”
陸梔念俯身觀察河水,確實清澈透明,沒有異味。但她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人工濕地的植物生長過於茂盛,似乎受到了某種肥料的催化;而且河水中的魚蝦數量稀少,與健康的生態環境不太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