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巡鹽新政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9章 巡鹽新政(1 / 2)

江陰的晨霧還未散儘。

鄭森已站在票號二樓的窗前,手裡捏著來自南京的諭旨。

米白色的宣紙上,“江南巡鹽禦史”六個朱字透著刺眼的紅,仿佛能聞到南京城脂粉與權謀混合的氣息。

“公子,這頭銜來得正是時候。”

李寄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手裡捧著的鹽引賬冊上,淮安三成的份額被紅筆圈了又圈。

鄭森輕笑一聲,指尖劃過諭旨上馬士英的鈐印。

他早料到這位內閣首輔會妥協——左良玉的大軍壓境,南京城裡的袞袞諸公急需有人整頓鹽務、籌足軍餉,穩住東南。

隻是沒想到,馬士英竟舍得將淮安鹽引的督查權交他,還送上“巡鹽禦史”這頂官帽。

“正名”二字,在這個講究名分的時代重逾千斤。

此前李寄主持的“鹽引換漕糧”雖在暗中運轉,卻總被地方官以“私相授受”刁難。

如今有了這道諭旨,握著監察鹽務的尚方寶劍,那些盤在鹽務裡的蛀蟲,再想伸手就得擔著被彈劾的風險。

“讓甘輝備船,去淮安。”

鄭森將諭旨折好塞進錦囊。

“鹽場的老把頭、鹽商們認的是朝廷的監察印信,咱們得讓他們看看,這巡鹽禦史的關防是真的。”

李寄應聲時,指尖在賬冊上“兩淮鹽場年產三百萬引”那行字上頓了頓。

他想起繼父臨終前說的,萬曆年間鹽稅曾占國庫三成,可如今大半都流進了像張捷這樣的稅吏腰包。

“公子打算如何處置那些‘浮引’?”李寄忽然問。

所謂“浮引”,是官商勾結多領的鹽引,每引能憑空賺三兩銀子,卻是壓在鹽丁身上的重負,更是朝廷鹽稅的大窟窿。

鄭森望著江麵上鄭氏商船的白帆,聲音裡帶著冷意:

“查。借著巡鹽禦史的監察之權,查個水落石出。”

“南京要軍餉,我就讓他們把吞進去的吐出來——用浮引折算軍餉,馬士英想必樂意得很。”

三日後,淮安鹽場的曬鹽灘上。

幾十個鹽丁蹲在灘塗邊,手裡的鐵鏟鏽得快成了廢鐵,看見官服就往鹽堆後縮。

“都起來吧。”

鄭森讓甘輝分發新鑄的鐵鏟,鏟刃在陽光下泛著團鋼法特有的青光。

“從今日起,每曬一石鹽,加兩升口糧。這是我督查鹽務的第一道令,鄭氏票號作保。”

鹽丁們麵麵相覷,年長的王把頭顫巍巍地問:

“官爺,您是......”

他的指甲縫裡嵌著永遠洗不掉的鹽漬,去年就是他被打斷了腿,至今走路還一瘸一拐。

“江南巡鹽禦史,鄭森。”

李寄遞過刻著“巡鹽禦史衙門”的木牌,上麵還拴著串銅錢。

“憑這牌子去鎮上票號領糧,若有克扣,直接到巡鹽禦史行轅告官。”

王把頭捏著木牌,忽然老淚縱橫。

他曬了四十年鹽,從萬曆爺到弘光帝,換過七任鹽官,還是頭回見管鹽的官爺給鹽丁發口糧、撐腰。

鄭森看著鹽丁們重新拿起鐵鏟,忽然想起《明史·食貨誌》裡“兩淮鹽利甲天下”的記載。

“李寄,”鄭森低聲道,“把各場的浮引數目造冊,咱們去會會那些鹽商。”

淮安最大的鹽商汪家府邸,此刻正亂成一團。

汪老爺捧著鄭森送來的帖子,手指在“江南巡鹽禦史鄭”幾個字上抖個不停。

他家庫房裡堆著的五千引浮引,要是被巡鹽禦史查實彈劾,足夠讓馬士英砍三次腦袋。

“爹,要不......跑吧?”


最新小说: HP白眼給你頂級魔藥天賦 重生秦建國 穿成惡毒雌性被全星際覬覦 直播忽悠異界,你管這叫吸血鬼? 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 七零斷親改嫁,懶美人養崽躺贏 一章極速快穿,炮灰們崛起了 八零改嫁絕嗣大佬,隨軍後成團寵 末世海上堡壘 榴蓮味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