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四明歸安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9章 四明歸安(2 / 2)

指尖摩挲著令牌紋路,抬眼直視張煌言,目光如炬。

“煌言,我知你恨我殺了張名振,但我要的從不是愚忠。”

“浙東初定,民生待興,你可願放下執念,為黎民謀福祉?”

張煌言猛地抬頭,聲音帶著壓抑的悲憤:“你奪大明疆土,殺我同袍,憑什麼讓我效命?”

他攥緊令牌鄭森遞來的張名振舊令牌),指腹蹭過“魯王監國”四字,“我等守浙東,為的是大明,不是你的霸業!”

“大明若真能護百姓,何至於餓殍遍野?”鄭森語氣平靜卻鋒利。

他解下腰間銅算珠,珠身刻著細小的“鎮”字——那是鎮江水戰中犧牲的親兵所贈,親兵死前還在算“士兵口糧夠幾日”。

“這算珠,我用它算過軍糧、算過布價、算過百姓賦稅,從不算霸業,隻算民生。你若執意執念,便看這山下,士兵捧著乾糧的模樣,比在魯王麾下時安穩多少。”

張煌言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山下士兵正撕開糧袋,麥香飄滿山穀,有人掏出貼身的家書,蘸著唾沫寫下“已吃飽,月錢可寄家”。

他沉默良久,喉結滾動,緩緩鬆開攥緊的折扇,接過令牌揣進懷裡:“我暫效命於你,若你負百姓,我必為張名振、為浙東百姓討還公道。”

經世學堂的晨讀聲,早於杭州府衙的鐘聲漫開。

鄭森與張煌言立在老槐下,聽著窗內學子齊聲念誦“一匹布換三鬥米,一畝地收五石糧”,聲音清亮踏實。

不遠處,幾位前明士紳圍在一起,麵色不虞,低聲嘀咕:“棄聖賢書學算籌,成何體統?”

“從前私塾隻教‘之乎者也’,這般生計算法,從未有人提及。”張煌言瞥了眼士紳,語氣帶著感慨。

“我曾執著‘複明’為正道,今日見這些孩子握算籌的模樣才懂,百姓要的從不是虛名,是溫飽安穩。”

鄭森頷首,抬手指向不遠處的布坊。

“蘇州張家的‘冰蠶絲’,上月運抵杭州後經商號轉運泉州,所得比前明時多三成。”

“張家娘子說,秋收後便送兒子來學算學,將來自家管賬,不再怕士紳壓價。”

他轉向士紳,聲音洪亮:“經世學堂兼收聖賢書與實用之學,若諸位覺得算學無用,大可讓自家子弟隻修儒學——但百姓子弟,需學能安身立命的本事。”

士紳們麵麵相覷,無人再敢多言。

二人踱至窗邊,見穿短褂的少年正與先生討論“織一匹布需耗多少棉紗”。

那是溫州織戶之子,前明時,他父親連私塾門檻都不敢靠近,如今卻能與士紳子弟同堂求學。

少年手裡的算籌,是用商號分發的新木製成,刻著細小的量度刻度。

“滿清隻知殺戮,前明官員漠視民生,你卻二者皆避。”張煌言的聲音沉了幾分,目光落在窗內學子身上,滿是堅定。

“張煌言願效犬馬之勞,助你打造真正的華夏盛世——但你需記,若失民心,我第一個反你。”

鄭森抬手拍了拍他的肩,心中略鬆。

他清楚,張煌言所求非權力,是華夏文脈存續與百姓安寧。

有他相助,浙東士紳之心更穩,經世學堂的理念推行也會更順。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氪金變強?爹,你到底有多少資產 搬家七次,七位病嬌青梅還在追我 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 離開山區?不,我要留下來 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 都有空間了那不得重生啊 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 靈力複蘇:我的高中生活不正常 鬼帝在都市 穿越神雕:我拜楊過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