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浙南靖唐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0章 浙南靖唐(1 / 1)

午後,鄭森攜張煌言赴舊宅院見魯王。

朱以海坐在廊下竹椅上,捧著本《春秋》,書頁許久未翻,哮喘初愈的臉色仍透著蒼白。

案上擺著剛送來的藥材,貼著商號的船錨紋封簽——魯王指尖摩挲著封簽,想起今早聽聞商號給蘭溪逃難百姓發糧的事,眼神柔和了幾分。

“吳王。”魯王見他進來,掙紮著要起身,被鄭森按住肩頭。

“殿下不必多禮。”鄭森遞過一杯溫茶,“泉州最好的郎中已在途中,三日內可抵達;商號船隊今日從廈門出發,藥材、棉衣五日便到,斷不短缺。”

魯王捧著茶杯,指節因用力而泛白,茶水在杯中晃出漣漪:“我這‘監國’之位,早是名存實亡。你不殺我、保我爵位,是為安穩浙東人心,對嗎?”

“是,也不全是。”鄭森語氣坦誠,“殿下素有寬仁之名,浙東百姓認你。且你本無過錯,錯的是前明腐朽與滿清殘暴。”

“我會保留你的魯王爵位,你在南京安住,不問政務,安度餘生即可。”

魯王垂眸,眼角泛紅,一滴淚落在茶杯裡,暈開細小水紋:“多謝吳王……但我有一言,你若負江南百姓,我雖無權無兵,也必以宗室之名,書檄文傳天下,召有識之士共討之。”

他頓了頓,補充道:“浙東老臣多念舊情,我的話,他們還肯聽幾分。”

送走魯王後,張煌言看向鄭森,語氣帶著讚許:“吳王此舉,比誅殺魯王更能得人心。浙東士紳見你待宗室如此,必會更加信服。”

“不過士紳中仍有顧慮者,尤以永嘉王氏為首,擔心‘經世學堂’廢儒學、重實學,亂了綱常。”

“我已讓人去溝通,許他們子弟優先入儒學班,同時提出讓儒學班增設‘民生策論’課,既安其心,也不違學堂宗旨——方才王氏已鬆口,願牽頭聯名勸和。”

泉州急報突然送到寧波府衙,打破了短暫的平靜。

陳永華捧著書信走進來,臉上帶著凝重,書頁上用紅線標著“唐王監國”的消息,字跡刺眼:“吳王,三日前斥候已送過密報,金華朱聿鍵異動,聯絡黃道周、楊學麟等人,屬下本想等您回府再稟,沒想到他動作這麼快!”

“唐王已在金華宣稱監國,發檄文稱‘鄭森逆賊,奪大明江山,吾當討之’,朱典已率部投靠,聲勢漸起。”

他頓了頓,補充道:“屬下聯絡士紳時,永嘉王氏起初不願聯名,說‘宗室相爭,外人不宜插手’,是屬下拿出蘭溪百姓逃難的名冊和商號糧庫支出賬,才說服他——如今十三位士紳已簽字,就差最後兩位老臣。”

鄭森捏著檄文,指尖微微用力,將腰間銅算珠解下放在案上,珠身磕觸青磚,發出一聲清脆的響。

他抬手撥弄算珠,逐顆細數:“蘭溪貨船被扣,三船絲綢價值五萬兩,牽連織戶七十餘家;逃難百姓百餘戶,每日需耗糧三石,商號糧庫已支出二十石……”

這算珠曾幫他算過鎮江水戰的兵力配比,如今算的卻是內戰給百姓的損耗,他眼底掠過一絲冷意:“前明宗室相爭致國祚傾頹,浙東初定竟又起風波,何其不智。”

他想起穿越前研讀的明史,朱聿鍵本有大誌卻難掌勢,最終被清軍俘虜絕食而亡——如今清軍已在淮安集結,正盼著江南內亂。

“若再起內戰,隻會讓清軍有機可乘,讓江南百姓再陷苦難。”鄭森沉聲道。

陳永華上前一步,躬身獻策:“屬下建議,一麵讓李成棟率軍駐紮金華邊境,封鎖糧道施壓;一麵派使者攜浙東民生賬本去見黃道周,讓他看清內戰對百姓的危害。”

“另外,可聯合浙東士紳聯名發聲,呼籲‘止戈保民’,唐王師出無名,聲勢自會削弱。”

鄭森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躁意:“就按你說的辦。”

他對趕來的李成棟下令,語氣沉穩不容置疑:“你帶一萬人赴金華,駐紮邊境,隻圍不攻,封鎖外來糧道,不得傷害百姓。”

“另外,讓張煌言隨使者同去——黃道周重忠義,煌言以‘大明忠義+民生存續’雙線勸說,比旁人有效。”

李成棟領命,眉頭微蹙,直言道:“吳王,黃道周是出了名的硬骨頭,當年拒降滿清,寧死不屈,屬下擔心……”

“正因如此,才需煌言去。”鄭森打斷他,“黃道周忠的是華夏,不是某一位宗室。他若看清內戰隻會讓滿清得利,必會權衡。”

張煌言從懷中取出張名振的舊令牌,指尖摩挲著“魯王監國”四字:“屬下願往。”

“我會帶經世學堂的民生冊,讓他看看浙東百姓如今的日子,再提張名振‘守土為民生’的初心——小石頭還托我帶了封信,講四明山士兵啃樹皮、盼安穩的經曆。”

李成棟與張煌言離去後,陳永華看著鄭森,語氣稍緩:“吳王,浙東士紳那邊,屬下已去聯絡,剩下兩位老臣也鬆口了,明日勸和書便可送到金華。”

“另外,斥候來報,清軍已在淮安集結,有南下跡象,需讓泉州那邊做好防備。”

鄭森望向窗外的寧波城,街上商號夥計正推著糧車往庫房去,一位老婦人領著孫兒,孫兒手裡攥著剛買的糖糕,笑得眉眼彎彎。

那糖糕的模樣,讓他想起四明山士兵領糧時的笑臉——他低聲自語,聲音沉而堅定:“非為賭,實為百姓計。”

鄭森指尖按在戶籍冊的折痕上,那道淺印是他昨夜核對浙東農戶數時反複摩挲留下的。

目光掃過旁側經世學堂匠科課表,“算學授棉布成本、商律講貨路權責”的字跡力透紙背。

門軸發出低沉的“吱呀”聲,鄭森無需抬頭,便知曉來者是鄭芝龍。

那股氣息很熟悉,是泉州碼頭的鹹腥、南洋貨船的樟香,混著常年握刀的硝煙味,是鄭家二十餘載海商生涯融入骨髓的印記。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星魂不滅 廢土藏身處,從下水道開始升級 簽到玄天,我成了萬界守護者 我的係統是反骨克星 半藏神 神域星墟 洪荒:人在截教寫日記,通天教主殺瘋了 千千的奇妙冒險 穿越女頻我和青梅收集虐文女主 太子爺彆跪了,頂級財閥才是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