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參見吳王!”李成棟聲音帶著武將的爽朗,目光卻不敢直視鄭森,眼底藏著期待與不安。
他聽聞浙西戰事定後有封賞,卻未敢奢望侯爵之位。
鄭森指了指案上輿圖,指尖落在金華、衢州:“朱聿鍵在金華扯‘監國’旗號,黃道周煽動人馬,你帶三萬人馬前往,先按兵不動。”
“若他們放棄‘監國’之號,可饒一命;若執意頑抗,便將唐王政權連根拔起。”
李成棟剛要領命,鄭森補充道:“你若平定浙西,我稱帝後,封你為‘寧夏侯’,食邑千戶。”
這話如驚雷炸在李成棟耳邊。
他猛地抬頭,眼睛亮得嚇人,叩首時額頭抵得金磚發疼,指節攥得泛白:“末將定擒唐王,助吳王登大位!”
“若有半分懈怠,甘受軍法處置!”
從前在明廷拚殺十年,他隻混到參將,如今竟能得侯爵之位,既是榮耀,更是沉甸甸的信任。起身時,他後背已沁出冷汗——這仗若輸,不僅丟了爵位,更辜負了這份難得的信任。
送走李成棟,鄭森召來親兵:“傳我令,調鄭芝虎將軍人馬去寧波,鎮守舟山。”
“吳王!”張煌言突然出聲,眉頭擰得極緊,“鄭芝虎將軍雖勇猛,卻有屠村前科,當年闖海時,因漁村拒不交糧便血洗村落。”
“寧波商戶本就忌憚‘海寇出身’,讓他獨掌兵權,必生亂子!”
他頓了頓,補充道:“臣舉薦前明副總兵王翊,他鎮守寧波多年,士紳百姓都信服,比鄭芝虎更穩妥。”
鄭森早料到他會反對,指尖敲了敲案上寧波戶籍冊,語氣平靜卻篤定:“三叔的性子我清楚,殘暴卻對鄭家忠心耿耿。”
穿越前,他便在史書中見記載“性烈如火,手段狠厲”,但舟山是浙東海上咽喉,清軍隨時可能從海路偷襲,需信得過的人鎮守。
“你擔心的製衡,我已有安排。”
鄭森指尖點在戶籍冊上李長祥、李之芳的名字。
“讓寧波知府李長祥管民政,他前明時便護著商戶,威望高,卻也忌憚鄭芝虎的殘暴,定會盯緊民政。”
“紹興通判李之芳管糧稅,他算的賬比商號老賬房還細,且認死理,絕不會讓軍糧隨意支取。”
“糧草供應需兩人聯名簽字,鄭芝虎隻掌兵權,民政、稅銀一概不沾,連軍營采買都需商號賬房核對,他即便想折騰,也無糧草支撐。”
張煌言仍有顧慮:“可他若強行征調民力?”
“那就按律處置。”鄭森拿起案上商號的船錨紋令牌,“我給李長祥、李之芳各發一枚令牌,遇此情況可直接調動商號護衛,同時快馬報我,絕不姑息。”
張煌言這才鬆了口氣,躬身應道:“吳王考慮周全。”
話音剛落,另一親兵匆匆進來:“吳王,前明閣老錢龍錫牽頭,聯合七位士紳上書,反對稱帝!”
“他們說‘大明未亡,宗室尚存,應複明而非立新朝’,請求您迎回魯王,重扶大明正統。”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