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寫得清楚:從軍者,月餉三兩白銀、米三石,冬夏各發一套棉衣。
歸農者,分田百畝,免賦稅三年,另發安家銀二十兩。
家眷安置到鄭氏工業商會作坊,管吃管住,月錢一兩,有手藝的月錢翻倍。
連孩子的事都提到了——作坊周邊設義學,士兵子女免費讀書。
劉體純看了半晌,手指在“免賦稅三年”上反複摩挲,遞給王進才。
歎了口氣:“馮大人,不是我們不信你,隻是我們跟明軍打了這麼多年,手上沾了不少朱家的血。”
“鄭陛下真能容得下我們?不會等我們投過去,找個由頭把我們辦了吧?”
“容不容得下,看你們做什麼,不看過去。”
馮厚敦語氣誠懇。
“鄭陛下在福建起兵時,身邊有不少前明降將,比如方國安、王允成,當年都是前明總兵,跟鄭陛下打過仗。”
“現在方國安鎮守撫州,王允成鎮守吉安,都在為大夏效力。他們能被信任,你們為什麼不能?”
他頓了頓,又說。
“鄭陛下知道你們是苦出身,當年起兵也是被逼無奈。”
“隻要你們真心歸順,好好做事,不管從軍還是務農,大夏都不會虧待你們。”
“要是有人擔心,先派部分家眷去南京安置,看看大夏的實情,再做決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帳裡漸漸安靜。
將領們看著文書,又想起馮厚敦送來的糧,想起家人受苦的模樣。
心裡的天平慢慢傾斜。
郝搖旗走到馮厚敦麵前,“撲通”一聲單膝跪地,抱了抱拳。
“馮大人,我郝搖旗信你!隻要能讓弟兄們和家眷過上好日子,我就投大夏!”
“以後我這條命,就是大夏的了!”
王進才也站起身,點頭道:“我也投!李過有他的路,我走我的路,不能讓弟兄們跟著我餓死、凍死!”
有兩人帶頭,不少將領紛紛表態。
吳六擦了擦眼淚:“我也投大夏,隻要能讓我的孩子活下去,讓我做什麼都行。”
張能看著眾人,雙手攥得指節發白。
他想起李過的救命之恩,又看著帳外——幾個士兵正給孩子喂稀粥,孩子喝得很慢,小臉蠟黃。
他猶豫許久,搖了搖頭,聲音帶著愧疚。
“各位,對不住了。我跟李將軍多年,他對我有救命之恩,我不能背棄他。”
“我去荊州找他,以後有機會,咱們再做兄弟。”
劉體純看著他,歎了口氣:“人各有誌,不強求。你要走,我給你準備些糧食和棉衣,路上好有個照應。”
“到了永曆那邊,多留個心眼,彆被人賣了。”
張能抱了抱拳,眼圈泛紅:“多謝劉將軍,各位保重!”
轉身離去,三個跟李過關係極深的將領跟著他走了。
剩下的人看著馮厚敦,眼神裡多了幾分堅定。
劉體純站起身,對馮厚敦拱了拱手,語氣鄭重。
“馮大人,我們這些人,還有手下八萬弟兄,就托付給大夏了!”
馮厚敦回了一禮,心裡一塊石頭落地。
“各位放心,我這就給南京寫信,鄭陛下定會妥善安排。”
“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當晚,馮厚敦就著油燈寫了封長信。
把嶽州的事一五一十告知鄭森——從將領們的猶豫、李過投永曆的衝擊,到最終多數人歸順的過程,都寫得清清楚楚。
還提了安置需求:儘快調撥一批棉衣和糧食到嶽州,安排商會的人對接家眷安置。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