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設錦衣衛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7章 設錦衣衛(1 / 2)

南京奉天殿。

案頭那份關於路振飛葬禮的奏報,紙頁邊緣微微發脆。

鄭森指尖反複摩挲著“儀仗缺漏”“祭品簡陋”八個墨字,指腹能觸到墨跡未乾時暈開的毛邊,帶著些微粗糙的滯澀感。

那日靈堂前的畫麵清晰浮現:老婦人抱著路振飛的靈柩,哭得渾身發抖,最後直挺挺暈過去;一旁的禮部官員垂著眼簾,雙手攏在袖中,臉上沒半分哀戚,隻剩應付差事的敷衍。

這兩幕在他腦海裡反複交疊,壓得心口發沉。

作為從現代穿來的帝王,他比誰都清楚明末文官集團“軟抵抗”的棘手。

這些人不公開反對,卻總在細枝末節上做文章,這場禮儀疏漏,分明是前明舊吏借葬禮給新朝的“下馬威”。

“傳陳永華入殿。”鄭森的聲音打破沉寂,尾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轉身時,他下意識攥緊龍袍下擺,指節微微泛白——他知道,接下來的決定會徹底打破“不設特務機構”的初衷,可眼下局麵容不得退讓。

片刻後,身著青色官袍的陳永華快步走入,靴底踏在金磚上隻發極輕的聲響。

這位十七歲的官員,脊背始終挺得筆直,福建同安鄉音早已被京腔磨平,唯有眼底的縝密,藏不住遠超同齡人的沉穩。

他是鄭森穿越後首個破格提拔的親信,從整理現代知識筆記、核對史料,到如今執掌情報文書、篩選奏折,早已摸透陛下脾性。

平時溫和,會和下屬聊民生瑣事,可觸及“護民”“懲奸”兩條線,便瞬間沉臉,半分通融餘地都沒有。

“陛下,召臣何事?”陳永華躬身行禮,目光落在鄭森攥緊的手背上,心頭有數。

殿內凝重氣氛,定是出了棘手事。

鄭森將奏報推到他麵前,沉聲道:“葬禮沒按國規格絕非偶然。”

劉敬之、王承業敢在忠烈葬禮上動手腳,背後肯定有東林黨人撐腰。

朕要你徹查,不光查貪墨,更要揪出那些抱“前明舊夢”、陽奉陰違的人——倒要看看,他們的“風骨”是不是隻敢對百姓耍威風。

最後一句,他刻意壓低聲音,語氣裡的寒意讓陳永華心頭一凜,下意識挺直腰板。

陳永華快速瀏覽奏報,指尖劃過“東林黨門生”時微微頓住。

他早察覺禮部異常:自南京立國,前明舊吏見陛下重用鄭氏嫡係,常偷偷在茶館嚼舌根,說“陛下重武輕文,不懂禮製”。

這次借葬禮發難,明擺著試探朝廷底線。

“陛下,臣早有察覺。”陳永華抬頭,目光與鄭森對上,語氣帶著“願為陛下解憂”的懇切。

禮部那些人覺得陛下離了江南士紳撐不起朝堂,故意辦砸葬禮,就是想逼您低頭,讓您在文官麵前矮一截。

“既然如此,便該立規矩。”鄭森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大明輿圖》前,手指重重落在“南京”二字上。

大夏建朝兩年,為拉攏江南士紳他一直忍著不提恢複“皇帝親衛”。

可現在看來,手裡沒柄鎮得住人的“利器”,這些人隻會把忍讓當軟弱。

他轉身看向陳永華,目光銳利如刀,開口時卻放緩語氣:“朕任命你為大夏錦衣衛指揮使,統領詔獄,直屬於朕,不聽命於任何衙門。”

你的職責分兩樁:一是監察百官,無論官職高低,凡結黨營私、貪贓枉法,可先拘後奏;二是搜羅天下情報,尤其清廷動向和各地反清勢力虛實。

鄭森語氣加重:“但記住,錦衣衛是朕的眼睛,不是擾民惡犬。”


最新小说: 我愛助人為樂 我的大辮子生涯 林薇 六零軍嫂養娃:她嘎嘎亂殺 瘋批總裁,天價債,她帶球跑了 捉奸渣夫後,夫人轉嫁大佬顯懷了 風起京華,攜手一生 回到聯姻當天,我改嫁渣男小舅 熾野侵占 哈?五歲萌寶竟是隱藏小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