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借力控閩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0章 借力控閩(1 / 2)

周仲霖被革職下獄的消息,一早便迅速傳遍南京城大街小巷。

東林黨那幾位須發皆白的元老坐不住了,終於有人一拍案幾:“不能讓仲霖成了新朝立威的靶子!”

當天下午,一份聯名奏折遞到奉天殿。

鄭森展開奏折,目光掃過“一時糊塗”“恐寒士紳心”等字眼,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笑。

他拿起朱筆,筆尖在紙上頓了頓,墨汁暈開一小團,隨即落下力透紙背的批複:

“周仲霖身為朝臣,結黨營私,辱沒忠魂!若從輕發落,何以告慰路振飛九泉之靈?何以麵對揚州城跪拜哭靈的百姓?

東林諸公若真心為大夏,當閉門自省,約束門生,而非為罪臣張目!再敢借此事煽風點火,休怪朕不念舊情!”

朱筆“啪”地擲在案上,鄭森心裡十分清楚——這批複是最後通牒。

他太清楚明末黨爭的弊病,那些人打著“風骨”的旗號,實則隻想把持朝堂,如今必須讓他們知道厲害,才能斷了他們“新帝可欺”的念想。

批複傳出,東林黨府邸裡瞬間沒了聲息。

幾位元老對著那份帶著朱批的奏折,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們原以為鄭森初登帝位,總要忌憚江南士紳的力量。

卻忘了這位年輕帝王掌握著錦衣衛的權力,更忘了他連濟爾哈朗都敢斬於紫金山下,根本不是可隨意拿捏的人。

錢謙益在府中得知批複內容時,正對著《永樂大典》的殘卷發呆。

他手指無意識地劃過“帝師”印章,後背驚出一層薄汗,隨即又鬆了口氣——陛下這是“敲山震虎”,沒把自己算進黨爭裡。

當天下午,他揣著連夜趕製的修書進度表,腳步匆匆趕往奉天殿,連官袍的褶皺都顧不上撫平。

“陛下,這是《永樂大典》的修撰細則,征集書籍已涵蓋經史子集,江南名士亦已邀約三十餘人,每月進度臣都標注清楚了。”

他躬身遞上表格,聲音恭敬得恰到好處,眼神卻悄悄觀察著鄭森的神色。

鄭森翻看進度表,見上麵連“農桑篇需補錄江浙新稻種”“兵法篇要增錄戚家軍抗倭戰法”都寫得明明白白,滿意地點點頭。

“錢大人有心了,修書之事,朕放心交給你。”

錢謙益連忙躬身謝恩,退出殿門時,後背的汗才慢慢乾了。

他心裡清楚,自己這個“帝師”,說到底是靠著修書這樁“盛事”保住了體麵,往後隻需安分修書,絕不沾黨爭的邊。

奉天殿內,鄭森望著錢謙益的背影,眉頭卻未舒展。

禮部的風波暫平,但江南文官集團與鄭氏嫡係的矛盾尚未徹底解決,隨時可能爆發。

他需要時間,需要培養更多像馮厚敦那樣“眼裡隻有百姓,沒有派係”的官員,才能真正穩住朝堂。

“陛下,江北有消息了。”內侍低聲稟報。

鄭森猛地回過神,接過奏報,隻見上麵寫著:“陳明遇與博洛對峙淮安,敵龜縮不出,似在等援軍。”

他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博洛是清廷悍將,最善用伏兵,而陳明遇性子急,又帶著揚州抗清的血海深仇,很可能會忍不住強攻。

“傳旨馬進忠!”鄭森的聲音帶著幾分急切,“率五千騎兵,即刻馳援淮安!”

“告訴馬進忠,務必護住陳明遇,若遇危急,先撤兵,切勿戀戰!”

內侍領旨離去,鄭森暗自思索:文淵閣裡,錢謙益該還在和學者們爭論修書體例;

詔獄之中,周仲霖怕是還在咒罵自己“不念舊情”;江北戰場上,陳明遇或許正握著刀柄,盯著淮安城的城門……


最新小说: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 活在崩壞世界 娛樂:帶萌寶出道後我爆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