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穿越者,鄭森深知曆史上南明滅亡的結局:
弘光帝當年不顧兵力空虛,強行派遣史可法北伐,最終導致揚州城破,十萬百姓殉城。
隆武帝在福建孤立無援,被清軍俘虜後絕食而亡,這樣的悲劇絕不能在大夏重演。
他也渴望趁勝追擊,改變曆史軌跡,收複失地,讓漢人不再受韃子的欺壓。
可他也清楚,將領們說的都是實話,容不得他忽視。
兵力不足、糧草短缺、士兵疲憊、後方空虛,甚至連鑄造火銃的銅料都要從江南舊廟裡拆銅像來湊。
這些現實製約如同巨石,壓得人喘不過氣,強行北伐隻會讓弟兄們白白送死。
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夏政權也會陷入危機,屆時彆說北上,恐怕連江南都保不住。
鄭森的思緒飄到了那些戰死的弟兄身上:陳明遇守江陰時,身中數箭仍緊握鋼刀作戰。
王允成在淮安城頭被炮彈炸斷手臂,卻依舊死守陣地。
還有劉澤清、劉體純、李元胤、楊耿……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一具為抗清事業倒下的屍體。
他們用生命換來了如今的勝利,若自己因為急於求成,讓更多弟兄送命,既對不起江陰城中殉國的百姓。
也對不起衣襟上繡著“反清複明”的士兵,更對不起所有信任他的百姓。
鄭森深吸一口氣,目光緩緩掃過帳內的將領,看到他們臉上滿是懇切——甘輝的甲胄上還沾著泥土,陳永華的手仍按在攤開的文書上,李過的舊甲袖口露出磨損的棉絮。
他們沒有一人為了私利,全是為了大夏的存續、為了抗清大業。
他緩緩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無奈,卻也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諸位將軍的意思,朕明白了。北伐之事,暫且擱置。”
鄭森心裡清楚,這並非退縮,而是為了將來能更好地北上——待江南局勢穩定、士兵訓練成熟、糧草儲備充足。
他必定會帶著弟兄們踏過淮河,讓大夏的旗幟插遍中原的每一座城池。
隨後,鄭森開始部署淮河防線的防禦體係,對閻應元說:“閻應元,朕任命你為淮安總兵,全麵統領淮安防務,同時在淮安城外修築三座炮台,增派兩千精兵駐守。”
他補充道:“此外,還需從周邊鄉勇中挑選熟悉水性的人,編練水哨負責巡河,防止清軍從水路偷襲。”
他又對李過、高一功說:“李過、高一功,你們率大順軍駐守漣水,在漣水城外挖三道陷馬坑,防備徐州方向的清軍南下,與淮安形成犄角之勢。”
他強調:“一旦清軍來犯,兩地可互相馳援。”
他對施福、閻可立說:“施福、閻可立,你們駐守運河沿線,每十裡設置一個哨卡,每個哨卡配備兩門小炮。”
他接著說:“既要保障糧道安全,也要巡查淮河上下遊,防止清軍趁夜偷渡。”
他對甘輝、陳永華說:“甘輝、陳永華,你們隨朕返回南京,一方麵處理朝政、安撫百姓、整頓軍備。”
他補充道:“另一方麵派人聯絡浙江、福建的義軍,先穩住南方的局麵。”
鄭森頓了頓,又特意對陳永華補充道:“陳永華,你回去後立刻擬定休養生息的章程。”
他解釋道:“這些章程的核心目的,是為明年的北伐打下堅實基礎——要讓無地農民有糧種可種,讓新兵有足夠戰力,讓士兵們都有趁手的兵器。”
他強調:“絕不能再讓弟兄們拿著斷刀、扛著空銃去作戰。”
他明確章程第一點:“第一,開墾荒地,將清軍遺留的土地分給無地農民,免除三年賦稅,每戶再發放半石種子,讓百姓能安心種地。”
他補充道:“確保明年有足夠的糧食可征收。”
他明確章程第二點:“第二,擴編新兵,從江南、江西等地招募青壯,實行‘老兵帶新兵’的模式,每個老兵帶領五個新兵。”
他補充道:“係統教授列陣、放銃、拚刀的技巧,爭取明年春天練出五萬精兵,同時從新兵中挑選身手好的,編練一支騎兵小隊。”
他明確章程第三點:“第三,整頓軍械,擴大紅衣炮和火銃的生產規模,在南京的軍械局再增加三百名工匠。”
他補充道:“收集民間的廢銅廢鐵用來鑄炮,確保每個士兵都有趁手的兵器,每個營都能配備十門小炮。”
陳永華聽完,立刻起身躬身領命:“臣遵令!定即刻著手擬定章程,明日一早便呈交陛下過目。”
他補充道:“同時派人前往蘇州、杭州,催促調運鐵料與工匠,確保軍械生產不受影響。”
將領們聽到鄭森的部署和決定,臉上的凝重之色終於散去,都鬆了口氣,齊聲應道:“臣等遵令!”
鄭森剛把返回南京的事宜安排妥當,還沒來得及動身,親兵正在收拾他的行李。
行李不過是幾件換洗衣物、一卷泛黃的輿圖,還有那把隨他征戰多年的腰刀,刀鞘上的劃痕記錄著無數場惡戰。
帳外突然傳來親兵急促的腳步聲,那聲音慌亂得幾乎是連滾帶爬。
親兵衝進帳時,手裡攥著兩封染塵的急報,信封上蓋著鮮紅的“十萬火急”朱印。
他臉色慘白,慌張得像是見了鬼,急忙稟報:“陛下!施琅將軍從安慶發來急報,陳鼎將軍也從南昌送了急報來,都是十萬火急!”
他補充道:“送信的騎兵跑死了兩匹馬,剛到營門口就暈過去了!”
鄭森心裡猛地一緊,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他幾步上前,一把抓過急報。
他先拆開施琅那封,信紙皺巴巴的,上麵的字跡潦草得幾乎認不清,顯然是倉促寫就。
紙頁邊緣還沾著幾點暗紅的血跡,信裡寫著:“武昌勒克德渾率三萬清軍,攜二十門紅衣炮,對九江發起猛攻。”
信裡接著說:“九江守將趙虎率五千士兵固守,已撐了三日,城牆多處被轟塌,士兵傷亡過半,糧草隻剩兩日的量。”
信裡懇請道:“懇請陛下速派援兵,晚一步九江必失!”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