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瀚臉色一變,連忙說:“丁將軍,話不能這麼說,我家主公也是被逼無奈。當年他降清,是為了消滅李自成,為崇禎帝報仇;
現在他反清,取西安,是為了漢人奪回西北故土。將軍您反清,我家主公也反清,咱們目標一致,應該聯手共取太原才對,何必在意過去的事?”
“住口!”丁國棟打斷李國瀚的話,聲音嚴厲,拍了一下桌子。
“我丁國棟雖然沒什麼本事,卻也知道什麼是忠,什麼是奸!當年清軍占甘肅,我被迫降清,可我從沒幫清軍殺過一個漢人;
去年清軍強征糧草,殺了肅州三百百姓,我殺了清軍總兵,反正歸明,就是為了對得起‘漢人’這個身份!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是千古罪人,是漢人的叛徒,我就算死,也不會跟他這種人合作!”
丁國棟站起身,指著府衙外:“你回去告訴吳三桂,要是他敢打甘肅的主意,我丁國棟定讓他有來無回!
我丁國棟反清,是為了漢人百姓,不是為了爭權奪利,更不會跟一個叛徒為伍!”
說完,丁國棟下令,把李國瀚趕出甘州。
他還讓人把吳三桂的書信和印信燒了,火星濺起時,他眼神裡滿是鄙夷。
隨後,丁國棟召集部將,在府衙大堂議事。
他看著部將們,語氣堅定:“吳三桂是漢人的叛徒,咱們絕不能跟他合作。
從今天起,我自立為‘涼王’,控製甘肅和陝北邊緣地帶,與吳三桂的大周劃清界限。
同時,派使者去南京,向大夏稱臣,獻上甘肅布防圖,配合大夏軍隊夾擊太原,讓清軍和吳三桂都不能得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部將們紛紛讚同。
副將趙雷說:“將軍說得對,吳三桂狼子野心,跟他合作就是與虎謀皮,隻會被天下漢人唾棄。
大夏的鄭森占據江南富庶之地,多次擊敗清軍,還追封前明忠烈,是真心抗清的明主。咱們跟大夏聯手,才能真正保住西北,為漢人爭一口氣!”
丁國棟點了點頭,讓人立刻草擬書信,又取出早已繪製好的布防圖——上麵標清了清軍在晉陝邊境的殘餘兵力、太原周邊的糧草庫,甚至連清軍傳遞消息的驛站位置都標注得一清二楚。
他親手將書信和布防圖交給使者,再三叮囑:“務必儘快送到南京,告訴鄭皇帝,我丁國棟願為大夏前驅,共滅清賊!”
南京的皇宮書房裡,鄭森正坐在桌前,看著輿圖,分析天下局勢。
輿圖是上月新繪的,上麵用不同顏色標注了各方勢力:
大夏控製著江南、湖廣、江淮,用紅色標注;永曆帝在廣西,用粉色標注,勢力弱小,隻能苟延殘喘;孫可望在雲貴,用紫色標注,正在擴充兵力,有崛起之勢;
吳三桂控製著川陝兩地,用藍色標注,占據西安後野心更盛;丁國棟控製著甘肅,用綠色標注,忠於漢人,已遣使稱臣;
清軍則控製著華北、東北和漠北,用黑色標注,丟了西安後收縮兵力固守太原,雖實力大減,卻仍保有京畿屏障。
鄭森指尖劃過輿圖上的太原,輕輕歎了口氣。
他想起了原本的曆史軌跡,永曆帝在雲南被吳三桂追殺,最後在昆明被絞死;孫可望在雲貴挑起內亂,自取滅亡;吳三桂則配合清軍平定西南,後來又叛清稱帝,最終敗亡。
可現在,曆史軌跡已徹底扭轉:清軍丟了西北,吳三桂與丁國棟在西北對立,大夏成了抗清的核心力量,天下棋局的走向,愈發難以預料了。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