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南明的內鬥,便是大夏的機會。
焦漣和胡一清的不滿,便是他勸降的突破口。
桂林城裡,焦漣和胡一清的矛盾越來越深。
胡一清多次勸焦漣投靠大夏。
焦漣卻始終猶豫。
他放不下“大明將領”的身份,放不下心中的忠義。
可看著士兵們吃不飽飯,看著何騰蛟和瞿式耜隻顧自己的利益。
他心裡的動搖越來越強烈。
“將軍,”胡一清拿著一張傳單走進來。
傳單上寫著“大夏招賢令,凡歸降者,按軍功授官,軍餉翻倍”。
“這是大夏人貼在桂林城外的,您看看。”
“他們給的條件,比南明好太多了。”
焦漣接過傳單,看著上麵的字,沉默了很久。
他想起了戰死的方國安,想起了逃跑的永曆帝。
想起了吃不飽飯的士兵們。
最後,他歎了口氣:“罷了,這樣的大明,我守不住了。”
胡一清臉上露出喜色:“將軍,您同意歸降了?”
焦漣點了點頭:“你去聯係大夏的人。”
“就說我焦漣,願意帶著隊伍歸降大夏。”
“但我有個條件,不能傷害桂林的百姓。”
胡一清連忙點頭:“將軍放心,大夏軍不擾百姓,這是出了名的。”
幾天後,張嗣修在郴州見到了焦漣和胡一清。
焦漣穿著一身便服,見到張嗣修時,躬身道。
“張大人,我焦漣,願歸降大夏,為陛下效力。”
張嗣修連忙扶起他,語氣誠懇。
“焦將軍深明大義,陛下一定會重用你。”
“桂林的百姓,也會感激你的選擇。”
焦漣看著張嗣修,心裡鬆了口氣。
他知道,自己這一步棋,走對了。
他不僅能保住士兵們的性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能讓桂林的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南明的內鬥,歸功於鄭森的離間計。
南京的鄭森得知焦漣和胡一清歸降的消息,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看著輿圖上的桂林,心裡清楚。
拿下桂林,隻是時間問題。
而接下來,該收拾澳門的葡萄牙人。
該解決海上的貿易問題。
該讓那些西洋海盜知道,漢家的海域,不是他們能隨便闖的。
郴州校場上,三千義軍列陣而立。
甲胄上的刀痕在陽光下格外紮眼,那是他們從肇慶打到桂林的印記。
張煌言身著銀甲,展開明黃聖旨。
聲音穿透校場的風,連最外圍的士兵都聽得真切:“陛下有旨,冊封焦漣為廣西副總兵,胡一清為廣西參將,所部義軍編入廣西鎮軍,軍餉翻倍,今日即發!”
“軍餉翻倍!”歡呼聲瞬間炸開。
前排的年輕士兵李明遠攥緊長槍,指節發白——他跟著焦漣打了半年仗,隻領過一次半餉,家裡老母還在等著他寄錢買糧。
焦漣下意識摸向腰間新授的總兵印。
黃銅的冰涼硌著手心,猛地想起永曆帝三年前的空頭任命狀。
紙頁薄得一揉就破,末尾隻潦草地寫著“糧草自尋”四個小字。
當時他還得靠變賣祖傳的玉佩,才湊夠士兵的冬衣錢。
“末將定守好廣西,不負陛下信任!”焦漣躬身時喉結發緊。
他能感覺到身後士兵們的目光,從期待變成了踏實。
餘光掃過校場角落的糧車。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