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商籍的子弟報考縣學、府學的人數,比去年多了三成。”
“蘇州府學的工籍子弟占了四成。”
“鬆江府學的商籍子弟占了三成。”
“不少百姓說‘陛下讓咱們的孩子也能讀書,是聖君’!”
鄭森聽了,心裡稍安。
改革雖有阻力,卻已見成效。
他對馮厚敦說:“現在民政有內閣、四部戶部、禮部、工部、吏部)。”
“工商有商部,軍事有五軍都督府朕親自管)。”
“地方治理也在慢慢完善——大夏的根基,總算穩住了。”
“接下來,就是平南疆,北伐平韃子。”
“徹底結束戰亂,讓百姓能安心過日子。”
馮厚敦說:“陛下,永曆帝雖弱,卻是南明的‘象征’。”
“不儘快拿下,恐會讓南明殘部存幻想。”
“甚至勾結西洋人——臣建議儘快出兵安隆。”
“朕也是這意思。”鄭森點了點頭,對兵部侍郎洪旭說。
“傳旨給金聲桓、林察:讓金聲桓在桂林休整一個月。”
“補糧草、彈藥,訓練士兵。”
“讓林察從梧州出發,先攻占南寧,斷了永曆帝的退路。”
“一個月後,金聲桓從桂林出發,林察從南寧出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兵分兩路打安隆,務必一舉擒了永曆帝,徹底平南疆。”
“另外,傳旨給太上皇鄭芝龍),讓他派人帶水師南下。”
“守北部灣,防止永曆帝從海上跑了。”
旨意傳出去,桂林城內一片忙亂。
金聲桓在桂林府衙開軍事會議。
焦漣、胡一清坐在下首。
兩人歸降大夏後,因打仗勇猛、管兵嚴。
已被提拔為總兵,手下的義軍也被編為“廣西鎮軍”。
配了軍工廠新造的火炮、槍支。
焦漣站起身,手裡拿著地圖,指著桂林到安隆的路線,語氣堅定:“陛下給咱們撥了五十門新炮、兩百支新槍,還有十萬石糧。”
“咱們得用好。”
“我打算讓士兵每天練兩個時辰火炮操作。”
“練兩個時辰長槍刺殺,確保開戰時有力氣打。”
“另外,我還會派斥候去安隆查。”
“摸清永曆帝的布防,爭取一戰拿下!”
胡一清補充道:“我手下有不少歸降的南明士兵。”
“他們熟悉安隆的地形,我打算讓他們當‘向導’。”
“我已經跟他們談過了——歸降大夏後,有軍餉、有土地。”
“比跟著永曆帝逃強多了,他們都願意好好打仗。”
“為自己掙個好前程。”
金聲桓點了點頭,目光掃過眾人:“陛下信咱們,把平南疆的重任交給咱們。”
“不能辜負!”
“拿下安隆,擒了永曆帝。”
“咱們不僅能為大夏平南疆。”
“還能讓手下的士兵過安穩日子。”
“讓廣西的百姓不再遭戰亂苦!”
士兵的歡呼聲響徹桂林城。
傳到城外的農田裡。
百姓們聽到歡呼,紛紛放下農具。
抬頭往桂林城的方向望。
他們知道,大夏軍要去平安隆了。
等戰亂結束,就能安心種田、過日子了。
而在台灣,鄭芝龍站在“威風號”的甲板上。
他看著水師士兵裝卸火炮、糧草。
收到鄭森的旨意後,他立刻召集水師。
準備南下北部灣。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