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主持科舉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3章 主持科舉(1 / 2)

公元1651年,南京的初夏比往年早了近半月。

朝天宮前的青石板廣場上,新草剛從磚縫裡探出頭,就被來自各省的考生踩得蔫了大半。

這是大夏朝立國後的第五次科舉,更是鄭森登基建元、平定北方後,第一次親自主持的科舉。

廣場東角,一個穿洗得發白的藍布長衫、背著半舊書箱的山東考生,正湊到同伴耳邊壓低聲音,手指在袖口裡緊張地絞著。

他叫李存義,是山東曲阜鄉下的窮秀才,為了湊路費,家裡賣了半畝薄田,若這次考不上,回去都沒臉見爹娘。

聽說了嗎?這次科舉不一樣,不止考四書五經!

他的聲音帶著點顫。

陛下親口在國子監說的,第一天考四書五經,第二天考策論,問的是朝廷賦稅征收辦法,第三天還要考算學和行軍布陣的圖!

考算學?

旁邊一個穿錦緞長衫、腰間掛著羊脂玉佩的考生皺起眉頭,聲音不自覺拔高了些,引來周圍幾道目光。

他叫王耀祖,是江南蘇州世家子弟,祖父曾是明朝的翰林院編修,家裡早就為他鋪好了路,本以為科舉隻是走個過場。

他連忙壓低聲音,語氣裡滿是不屑。

咱們是來考功名、將來當知府、按察使的,學那些工匠商賈才用的算術,難道要去管鋪路修橋、算糧草損耗的瑣事?

你懂什麼!

不等李存義開口,旁邊一個戴青色方巾、手裡攥著卷翻得卷邊的《農政全書》的江南考生就接了話。

他叫徐元文,父親是江南的小吏,去年河南旱災時,他跟著父親去災區賑過糧,親眼見地方官因算不清損耗,讓賑災糧被豪強截留。

他指尖因為用力攥書,泛出淡淡的白。

陛下上個月在國子監講學就說,當官要能做事,隻會背“之乎者也”,怎麼知道百姓一畝地能收多少稻子?

怎麼算得出守邊疆要多少糧草、多少民夫?

去年河南旱災,就是因為有個縣官不會算運輸損耗,多報了三成糧,結果真到災區,糧食不夠,不少百姓餓了好幾天!

考生們的議論聲順著風飄到宮牆上。

鄭森站在朱紅色的宮牆後,玄色龍袍的下擺被風掀起一角,露出裡麵素色的襯布。

他看著下方人頭攢動的場景,嘴角不自覺露出笑意,眼底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這次科舉,他就是要打破“唯經書論”,選出些真正懂民生、會做事的人。

馮厚敦站在鄭森身邊,手裡捧著一本泛黃的名冊,手指在“一千名考生”那行字上輕輕點了點。

這份名冊他核對了三遍,每個考生的籍貫、家境都備注得清清楚楚。

陛下,這次各省共選送了一千名考生,從各縣到京城的路費、食宿,都是從漕運盈餘裡撥的款,這在大夏還是頭一遭。

他的聲音很輕,怕打擾鄭森的思緒。

鄭森的目光掃過廣場上那些穿粗布衣服的考生,語氣柔和了些,指尖輕輕敲著宮牆的磚縫。

“不少考生家境貧寒,卻有真才實學,若是因為路費問題錯過科舉,那是大夏的損失。”

他頓了頓,眼神裡多了幾分堅定。

“朕要的是能幫百姓修水利、算賦稅、守邊疆的官,不是隻會靠祖上傳下來的聲望,在朝堂上空談仁義的世家子弟。”

科舉第一天,鄭森親自在文華殿出題,考題是“仁政與務實”。


最新小说: 創世熔爐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 活在崩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