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喇點點頭,立刻讓人準備降書。
丁國棟親筆寫下降書,字裡行間滿是謙卑,還附上了蘭州糧庫清單。
他派親信送往西安,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
南京天啟殿內,鄭森正在與馮厚敦商議河南賑災事宜,案上堆著厚厚的賑災文書。
殿外突然傳來信使的高呼,聲音帶著激動:“西安大捷!馬王爺馬進忠)拿下西安了!八百裡加急!”
鄭森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殿外,接過捷報。
夏軍於本月十五日拿下西安,守將吳應麒投降,我軍傷亡不足五千,俘獲大周殘兵一萬餘人,繳獲糧庫十萬石,西安百姓夾道歡迎,秩序已安。
“好!好!好!”鄭森連說三個“好”字,忍不住笑道,“馬進忠果然沒讓朕失望,不到一個月就拿下了西安!”
“馮首輔,關中已定,吳三桂再無回天之力!”
馮厚敦接過捷報,撫須笑道:“陛下慧眼識珠,選對了主帥。馬將軍既能打仗,又懂安撫百姓,實在難得。”
“如今關中已定,我大夏版圖又擴大了,離一統天下不遠了!”
他頓了頓,從袖中掏出奏折遞到鄭森手中:“陛下,丁國棟的降書也到了,還帶著米喇的聯名信,請求歸順,願率五萬部眾聽調,附蘭州糧庫清單,有十萬石糧食。”
“哦?”鄭森挑了挑眉,接過降書細看,嘴角勾起冷笑,“丁國棟倒也識時務,知道吳三桂不行了才來歸順。”
他沉思片刻道:“可接受投降,但不給實權。冊封丁國棟為肅國公,米喇為寧國公,讓他們駐守肅州、寧夏,隻許統領本部兵馬,不得插手政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錦衣衛加派人手去西北監視,有異動立刻稟報。”
“陛下考慮周全。”
馮厚敦躬身道,“陝甘民族眾多,需派熟悉西北事務、清廉的大臣任巡撫。
臣舉薦張圭章,他曾任陝西按察使,平反冤案、興修水利,深得民心,且是張煌言之父,忠誠可靠。”
鄭森想起張圭章。年近五十卻精神矍鑠,為官清廉。
“張圭章確實合適。”他點頭同意,“傳旨,任命張圭章為陝甘巡撫,即刻赴西安與馬進忠彙合。”
“馬進忠暫代陝甘總督,負責軍事,清剿殘餘勢力,防備吳三桂回援;張圭章負責政務,清查糧庫、登記戶籍、協調民族關係。”
旨意傳到西安時,馬進忠正與丁國棟會麵。
丁國棟穿著嶄新的錦袍,難掩不安,見馬進忠手中拿著聖旨,連忙跪地接旨。
當聽到“冊封丁國棟為肅國公”時,他懸著的心落地,叩首道:“臣丁國棟,謝陛下隆恩!願安撫甘肅各族百姓,絕無二心!”
馬進忠扶起他,語氣嚴肅:“陛下給了你機會,要好生做事。陝甘政務由張圭章負責,你隻管兵馬,不得乾涉,否則軍法處置!”
丁國棟連連點頭:“臣明白,絕不乾涉政務!”
幾日後,張圭章抵達西安,帶著隨從走進帥府。
馬進忠親自迎接,兩人當即分工:馬進忠率軍清剿殘餘勢力,進駐寶雞、漢中防備吳三桂回援;張圭章著手處理政務,清查糧庫、登記戶籍、推行新政。
張圭章剛到西安便遇難題:西安糧庫賬目混亂,大周遺留官員隱瞞糧食、私吞賑災款。
他當即下令:“傳所有糧庫官員來府衙問話,隱瞞者從嚴處置!”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