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森補充道,隨即又看向輿圖,心中已有了滇地局勢的新盤算。
數日後,柳州的軍營裡,張煌言正整肅軍備,準備按之前的部署籌備入滇。
親兵捧著鎏金封套的諭旨闖入:“大人,南京八百裡加急!陛下新的諭旨到了!”
張煌言放下馬鞭,接過諭旨展開,逐字逐句讀罷,心中豁然。
陛下不僅任命他為總指揮,更將勸降李定國的細節寫得分明,新政與初心雙管齊下,可謂切中要害。
他立刻召集部將,宣讀諭旨,指著輿圖上的“南寧—百色—文山”線路。
“陛下有旨,我等率十萬大軍從廣西入滇,先取文山,再與劉國軒將軍彙合。”
“沿途除掃清南明殘餘力量,還需張貼新政布告,讓滇地百姓知曉陛下的愛民之舉,也讓李定國將軍看到我大夏的誠意。”
部將們齊聲應下:“遵令!”
張煌言又特意召來負責聯絡的參軍:“待大軍出發,即刻派快馬告知劉國軒將軍,我部按旨西進,勸降事宜將按陛下諭旨推進,請他屆時配合。”
參軍領命而去,張煌言則開始檢查糧草與軍備,眼中帶著篤定:有陛下明確的勸降策略,再與劉國軒協同,滇地局勢當可改觀。
三日後,張煌言的十萬大軍從柳州出發,沿著左江逆流而上。
船隊綿延數十裡,船頭除了“夏”字戰旗,還多了數十麵木牌,上麵用大字寫著“大夏減農稅三成”“寒門可考科舉”“嚴懲貪腐”,皆是諭旨中強調的新政內容。
沿途百姓見了木牌,紛紛圍攏過來,詢問新政細節,張煌言命士兵耐心解答,百姓的歡呼聲順著江水傳向遠方。
與此同時,貴陽城外的校場上,八萬大軍已集結完畢。
劉國軒剛收到鄭森“配合勸降李定國”的指令,正對著部將交代:“陛下有新令,若遇李定國部,不可貿然動武,需協助張煌言大人傳遞勸降之意,曉以新政與重用之諾。”
部將們點頭領命,劉國軒則一身銀甲,手持長槍,高聲道:“弟兄們,吳三桂打開山海關,罪不容誅!今陛下命我等西進,與張煌言大人彙合,夾擊吳三桂,還滇地百姓太平!出發!”
“討賊複土!還我太平!”士兵們齊聲呐喊。
號角聲中,大軍拔營西進,馬蹄踏過剛修好的州縣官道,朝著與張煌言約定的彙合點——曲靖疾馳而去。
雲緬邊境孟定府,李定國已經失去對雲南的掌控,難以獲取滇中消息。
正獨自站在臨時搭建的“永曆帝祈福台”前,眼中滿是焦慮與茫然。
親兵捧著好不容易探得的零星消息,低聲稟報:“將軍,吳三桂已完全掌控雲南,永曆帝被其軟禁在昆明王府,生死不明。
大夏軍兩路西進,劉國軒從貴州出發,張煌言從廣西入滇,似有夾擊吳三桂之意……”
李定國沉默著。
他失去了雲南,救主無門,隻能在這邊境祈禱永曆帝平安,卻不知自己苦苦牽掛的君主,早已遭吳三桂毒手。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