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登基時,曾對天起誓,要複漢人江山,要把清軍趕出山海關。”
“可如今連西南都守不住,朕還有何顏麵稱‘皇帝’?”
“還有何顏麵去見地下的先帝?”
王輔臣聽出他語氣裡的妥協,聲音稍高了些,似要給他打氣。
“陛下,危局亦有破局之法。”
他從袖中取出折好的輿圖,雙手捧著遞到禦案前。
“陛下請看,西南如今三足鼎立。”
“大夏占著貴州、廣西、湖廣,李定國歸降後,他們的前鋒已到曲靖城外,離昆明隻有百裡。”
“我大周占著雲南、川南川西,算守住了西南一角。”
“剩下的,便是搖擺不定的土司與前明舊將。”
“土司本靠永曆帝維係,永曆帝逃去緬甸時,不少土司就不聽調遣,生了二心。”
“如今沐天波與永曆帝都死了,土司們更在我大周、大夏、李定國之間來回搖擺。”
“前明舊將中,李乾德守著瀘州,手裡有五千兵。”
“王祥素據著綦江,能調三千人。”
“武大定控著敘永,還有些鹽井收入。”
“最厲害的是楊展,占著重慶至瀘州一線的縣府,麾下兩萬水師把控長江水路,咱們的糧船過長江,都得看他臉色,他是西南命脈。”
王輔臣指尖點在輿圖上“土司區”的地方。
“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緩和與這些勢力的關係。”
“對西南土司,可下一道皇命,許他們‘世襲罔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隻要他們出兵助我大周抗夏,就保他們領地不變、爵位世襲,子子孫孫都能當土司。”
“對前明舊將,不妨拿出帝王的誠意,彆再提他們從前跟永曆帝的事。”
“李乾德、王祥素等人如今沒了主子,心裡也慌。”
“若陛下封他們國公之爵,再賞些糧餉兵器,他們未必不歸降我大周。”
“國公?”
吳三桂皺起眉,眉峰擰成疙瘩,語氣滿是不屑,本能抗拒將爵位賜予前明殘部。
“朕的大周爵位,豈能輕易賜予前明的殘兵敗將?”
“那些人當年跟著永曆帝抗朕,跟朕打過仗,如今不過是走投無路才沒反,哪配當國公?”
“封他們為國公,豈不是辱沒朕的皇恩,讓朕的老部下笑話?”
“陛下,如今不是講尊榮的時候,保住江山才是要緊的。”
王輔臣加重語氣,聲音帶了點急切,卻不敢太逾矩。
“大夏的鄭森素來大方,李定國剛歸降就封雲南總兵,還賞良田千畝,鄭森敢給,咱們不能比他小氣。”
“若我大周不拿出更重的籌碼,這些人遲早會被大夏拉攏過去,到時候咱們腹背受敵。”
“尤其是楊展,他已派三撥人去南京見鄭森,雖沒明著歸降,卻也在談條件。”
“一旦他倒向鄭森,咱們川南的水路就會被斷,糧船運不進來,雲南就成了孤城,陛下的帝王基業也將毀於一旦。”
話音剛落,廳外傳來皮靴踩石板的聲響,很輕卻很穩。
郭壯圖掀簾而入,身上還帶著寒氣。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