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是他的心腹,懂民政、會權衡,且任閣老一職。
若李寄能接劉國軒的政令,必會分流江南文官勢力、平衡朝堂,還能推進土司王化,確保西南之事全在掌控。
“李寄、張家玉、鄭經入殿議事。”鄭森吩咐道。
指尖輕叩案幾。
鄭森已拿定主意,召三人來就是明確分工,落實李寄赴貴陽的事。
不多時,三人先後進殿。
鄭森把奏折遞給三人,等他們看完,直接說明安排。
“西南改土歸流,劉將軍此前已啟動,如今他守雲南,需專人去貴陽接續。
朕決定派李寄以閣老的身份赴貴陽,對接劉國軒之前的政令,總領貴州民政;
張家玉留朝,幫朕協調江南各州府的資源,保障李寄到貴州後的政令推行與物資供給,你二人需多配合,讓西南民政、軍務能配合。”
鄭森看向李寄,語氣添了信任。
“李寄,你是朕的心腹,多年來幫朕處理朝堂要務,懂民政權衡,也知朕對西南王化的期許。
這次去貴陽,不用卸閣老職,朝中若有相關政務,你仍可遠程對接,朕信你能兼顧好兩端,不辱使命。”
李寄即刻躬身領旨。
“臣謝陛下信任!臣赴貴陽,必不辜負陛下托付!”
鄭森又轉向張家玉,語氣嚴肅卻帶著期許。
“張家玉,你任次輔多年,又是鄭經的老師,熟悉朝堂資源調度和政務銜接。如今李寄去貴州推進改土歸流,你要牽頭梳理江南的糧草、商戶和官員儲備,按李寄的需求及時調撥,也多提點鄭經,確保諸事穩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遵旨!”張家玉躬身應道。“臣定全力協調江南資源,跟李閣老實時對接,也會好好指導鄭經,絕不讓改土歸流因資源問題受阻!”
最後,鄭森看向鄭經。
“鄭經,你協調五軍都督府,調一萬兵馬護送李閣老去貴陽。
李閣老這次去是接續政令,沿途要嚴防土司襲擾,不能出半點差錯;
同時籌備兩萬石糧草,多聽你老師調度,等他統籌好,一起運到貴州,既做改土歸流的備用糧,也支援劉國軒在雲南的軍需。”
“兒臣遵旨!”鄭經拱手應諾,語氣多了幾分恭敬。
“臣即刻讓都督府屬官籌備兵馬,定多向老師請教,確保護送與調度無誤,以重臣之禮保障李閣老安全、物資按時送達!”
鄭森掃過三人,語氣鄭重。
“李寄,你明天起就準備赴黔的事,隨行官員選拔可先跟張次輔商量,優先選無派係、懂民政的;
張家玉,今天就啟動江南資源梳理,三日內把初步調度方案呈給朕,也幫鄭經把兵馬糧草的銜接理順。”
他頓了頓,對李寄和張家玉輕聲補充。
“西南的事複雜,土司習性難測,你們一個在貴州推行政令,一個在朝統籌資源,要多溝通、相互補位,遇棘手問題不用事事奏請,可按你們的判斷行事。朕信你們懂朕的心思,不會偏離方向。”
李寄和張家玉齊聲躬身。
“臣謹記陛下教誨!”
三人領命後依次退出,鄭森獨自留在文華殿,拿起案上的兵符,指尖輕輕摩挲。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