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州隻是小勝,硬仗還在後麵。吳三桂在昆明城外設了三道防線:嵩明的騎兵營、宜良的步兵陣、滇池的水師;還調了川南三萬兵馬入滇,現在昆明城內有八萬兵力。”
他接著說。
“更棘手的是,吳三桂派使者拉攏前明舊將李乾德,許了‘蜀國公’的爵位,讓李乾德在瀘州擁兵五千牽製咱們後路。咱們得儘快拿下宜良、嵩明,切斷昆明和川南的聯係,絕不能讓李乾德和吳三桂彙合。”
張煌言從袖中取出密報,遞給二人。
“陛下早料到這事,讓咱們圍而不攻,等吳三桂糧草耗儘。他的糧道已被咱們截斷,最多撐三個月,到時候昆明不攻自破。而且陛下已讓張次輔統籌糧草,後續軍需不用愁。”
劉國軒補充道。
“我已派五千兵馬守曲靖,防吳三桂從川南調兵增援;張大人帶的水軍控製了滇池,截斷昆明水路補給;李將軍,你麾下將士熟悉滇西,可協助我安撫大理、永昌的土司,彆讓他們被吳三桂蠱惑。”
“此事包在臣身上!”李定國拱手應諾。
“滇西土司多是我舊識,當年抗清時還聯手過,我必跟他們說清利害,讓他們知道歸順大夏、接受王化才是唯一出路,絕不讓吳三桂有機可乘。”
話鋒一轉,李定國又提了民生。
“滇西流民沒地種的苦,我看在眼裡,等昆明克複,還望能儘快清查田產,分給流民和軍屬。百姓有飯吃、有地種,才能真心歸順大夏,雲南才能長治久安。”
“正合我意!”張煌言笑了。
“陛下也有此意,已下旨說‘吳三桂親信及吳黨成員的田產,一概沒收充公,優先分給軍屬和流民’,等昆明克複就能落實,後續需要物資也能向朝中申請,張次輔會統籌調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人又商議了半日,定了進軍路線:劉國軒率陸軍攻宜良,張煌言率水軍控滇池,李定國協助安撫滇西土司。
李定國起身告辭,剛出大帳,就見營外的士兵家屬。
婦人帶著孩子整理帳篷,有的縫補衣物,有的喂米粥,雖顯疲憊,卻難掩對未來的期盼。
一名婦人見了他,連忙帶著孩子跪地,聲音滿是感激。
“多謝將軍歸順大夏,我等才有安身之處!以前在滇西,怕清軍也怕吳三桂,如今跟著大夏,終於能安穩過日子了!”
李定國快步上前扶起她,指尖觸到婦人粗糙的手,心裡湧上暖流。
“你們起來吧,這是陛下的仁政之功,等昆明克複,定會分給你們田地,朝中也會送糧草來,日後日子定會越來越好。”
他轉身望向昆明方向,眼神堅定如鐵。
吳三桂弑君叛國,禍亂西南,害苦百姓,這次他必幫陛下平定叛亂,為雲南百姓謀長治久安。
大營內,張煌言凝視著輿圖上的西南,對劉國軒說。
“等昆明克複,雲南就能安定。陛下派李閣老去貴州、張次輔在朝統籌,咱們在雲南主軍務,內外聯動、軍政協同,西南大局定能穩固。”
劉國軒點頭,語氣裡帶著感慨。
“以前隻知領兵打仗,以為平定吳三桂就萬事大吉,如今才明白,朝堂資源統籌、地方民政推進,和軍務一樣重要。
陛下這安排,是為大夏百年基業考慮,咱們得全力做好軍務,不辜負信任。”
二人不再多言,各自拿起案上的文書,專注於軍務安排。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