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林珂前往西北之後,榮國府仍是和往常沒什麼不同,不如說倒更像原著裡的那樣了。
隻是大家都知道還有位爵爺正在外麵沒回來。
很多時候,隻有某個人離開了,大家才能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他存在的意義。
迎春現在除了慣常和探春或者寶釵、黛玉下棋,就是在做著衣裳。
也是因為林珂離開,迎春才驚覺和其他人下棋時,再無與林珂那樣的輕鬆愉悅感了。
縱是她再怎麼木頭,也意識到林珂是故意逗自己開心。
迎春知道,在這個府裡,除了林珂,在沒有第二個願意這樣用心對待自己的人了。
邢夫人雖是嫡母,也隻將迎春當作彰顯自己大婦風度的工具。
賈赦更是壓根沒把迎春這個女兒放在心裡,隻當是空氣一般了。
賈璉雖也是做哥哥的,卻顯然不如林珂對待黛玉和惜春那樣子好,也僅僅是會想起迎春來的程度罷了。
賈母當然是賈家人裡對她最好的,可心底裡大概也覺得她那木訥的性子上不得台麵。
有時家裡來了客人,有說想見見家中姊妹的,賈母也隻讓探春出來,寧可喊過來黛玉,也不曾讓她去。
更讓迎春憂心的是,她的年紀也不小了,就要到了出閣的年齡。
京城裡不乏有比她小的姑娘,已經定親甚至完婚的。
可她現在卻發覺林珂在自己心裡的地位似是不一樣了。
她是逆來順受的性子,誰對她好,她便更樂意和誰相處。若是對她不好,大概也隻會忍受著。
而且有些事她很清楚的,如果出嫁了,到時候賈府裡的人說的,可就算不得話了。
不願意去想那些個煩心的事,她現在隻想著能在林珂回來前,給他用心做件衣裳,既是對他之前那些日子陪伴的感謝,也算是表現下自己的心意了。
隻是她這樣的人,大概是得不到回應的吧。
......
寶釵仍和原先那樣在府裡左右逢源,到處往姊妹那裡做客。
但有一點不同的是,她沒有再像原著裡那樣頻繁跑去找賈寶玉,反倒是和林珂屋裡的丫鬟相處的不錯,得閒就去看看。
也正因如此,原著裡對她頗有微詞的晴雯,現在也漸漸接受她了,見她過來也會笑著喚一聲寶姑娘。
府裡原先隱隱有起色的金玉良緣之說,也漸漸沉寂下來。
寶釵自從上次賈寶玉挨打,對他本就不怎麼樣的觀感更是愈發不好了。
因此她對拿她和賈寶玉去配的所謂金玉良緣更是嗤之以鼻。
雖說同林珂也算是金玉良緣,可談到玉,人們首先想起的到底還是賈寶玉。
若是沒有選擇,或許她願意委屈自己。
可現在,她不情願將就了。
能寫出“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的女子,斷然不會願意屈就給賈寶玉這樣的廢物。
同林珂說話時,他隱隱投來的目光,屢次讓寶釵心驚肉跳。
她覺得自己原先不該是這樣才對。
而且,聰慧如她,自然看得出來自己和林珂的家世差距。
一個是商家民女,一個是朝廷新貴。
更不用說等他這次回來,大概率就要更上一層樓了。
到那時候,自己就更配不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