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應天知府名叫梁謀,原是賈雨村的下屬,一直擔任應天府同知。
後來賈雨村被王子騰保薦入京,他也終於轉正,繼任了應天知府一職。
隻是還未舒坦幾日就收到了張彬的指令,要協同他一起解決倭寇之事。
在梁謀看來這簡直是沒事找事,先不提到底還有沒有倭人藏匿,就算是有,憑借大周的強大實力,也都聞風喪膽不敢露麵了。
倭人那麼好認,若是真存在早該被百姓檢舉出來了,難不成還有大周人會包庇異族人?
“小四最近又在做什麼?”他問家裡的管家。
那管家便出去詢問,不多時回來道:“老爺,四少爺他這段時間似乎有些缺錢,一直在多派人去收印子錢。”
梁謀大笑:“好啊,不愧是我的兒子,這麼知道賺錢,可不像那些腐儒。”
管家抽了抽嘴角,又說:“老爺,您看是不是也該稍稍規誡下四少爺,這段時間已有不少百姓去官府報案了......”
梁謀十分不屑地哼了口氣:“去官府報案?我就是應天知府,怎麼沒見著?”
管家心裡暗罵,凡是跟四少爺有關的都被你下麵那些拍馬屁的丟掉了,你能見到就怪了!
“而且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他們借了錢還不上,就該付出些旁的代價!不然豈不成做慈善的了?”
梁謀露出懷念的表情,他想起了前幾日好兒子送來的一個丫頭。她父母還不上錢,這丫頭就被他兒子強搶來抵債,見她姿色不錯,就孝敬給了自己。
“唉,這世上清官難做啊,能像本官這樣不收賄賂、不判冤案的好官,又能有幾個呢。”梁謀把玩著桌上一個金瓜,感慨道。
“是呀,有老爺這樣的官在,什麼倭寇都翻不了風浪!”管家適時出言拍馬屁,讓梁謀很是滿意。
他一共四個兒子,前三個都早早夭折了,最好的那個隻活到了四歲。氣的他活活打死了第一個妻子。
後來又娶了好多小老婆,卻都沒個動靜,讓他很是暴躁,每日在府裡拳打腳踢的。
為了傳宗接代,梁謀花重金請了個道士來問,道士給他指了條明路:去附近某個佛寺裡虔心求子。
他其實早知道有這麼個途徑,隻是一向不怎麼信和尚,因此未曾去過。沒想到連道士都推薦他家寺廟,可見在行業裡是有口皆碑了。
於是他歡歡喜喜地送了好多妻妾去求子,嘿,倒也靈驗,沒多久就診出了喜脈。
這才有了他第四個兒子,也就是梁四爺梁律。
既然有了兒子,他也不再想著傳宗接代,隻是那些妻妾非說要去廟裡還願,他也沒個辦法,隻好讓她們都去了。
後來又生了幾個孩子,他卻都不怎麼上心了,隻溺愛著梁律。
忽然心血來潮,想起才納了不久的小妾柳姨娘來,便問管家她往哪裡去了。
管家卻道:“回老爺,柳姨娘往四少爺那裡去了。”
“嗯?她去那裡做什麼?”梁謀有些疑惑。
“老爺,柳姨娘花銷大,許是找四少爺要錢去了。”管家擦擦汗,一個是現在的主子,一個是未來的主子,他實在哪個都得罪不起。
梁謀並未覺得有什麼,又歎息一聲:“唉,這世間豈有像我一樣的人?明明做了大官,卻連餘財都沒有多少,竟然隻能靠兒子供給!”
管家心裡腹誹,不就是因為你鐵公雞一個,四少爺才能靠金錢攻勢趁虛而入的嗎?莫說柳姨娘,就連孫姨娘和郭姨娘都......
罷了,不管真相如何,老爺能這麼想,自己也好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