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夏金桂這麼一調侃,夏太太也不由得稍微紅了紅臉。
沒錯,從一開始,賈寶玉的好書友就一直是她來著。
賈寶玉心裡知書達理溫婉可親的“夏姐姐”,到頭來竟是夏太太,也不知他得知真相後會是怎麼個想法。
“乖囡啊,若非你不肯親自應付他,娘又如何要舍下臉麵做這種事?”
夏太太自覺無比丟人,她都多大年歲了,女兒都比賈寶玉歲數大,竟還要裝小姑娘陪人家聊騷,實在是......怪刺激的。
壓下心中莫名其妙的悸動,夏太太又苦口婆心勸道:“乖囡,就算眼下娘能幫你遮掩著,可往後呢?等你嫁過去後,萬一給他看出什麼端倪來,豈不前功儘棄了?”
夏金桂一想倒也是,她總不能一過門就原形畢露吧?總要留點兒時間緩衝才行。倘若真的一下子就被看破,那便不好繼續之後的行動了。
可要她昧著良心......雖然沒有良心,但也不想違心去和賈寶玉你儂我儂,夏金桂想想都覺得反胃。
夏太太看出她心裡不情願,便巧言點撥說:“傻女兒,你既對他沒有心思,隻當是在玩弄他便是了。再不濟,你大可以當作給心上人寫信。”
有一句話夏太太沒說,左右人家安林侯也不會收女兒的信,不如讓她借此機會抒發情感,沒準兒寫著寫著就喜歡上賈寶玉了呢?
夏金桂覺得很有道理,她忍著也是忍著,倒不如寫在紙上。至於最終是給誰看見,那反倒無關緊要了,隻要她自個兒知道哪個是正主就好。
說起來,夏金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對外表現上還是蠻好的。她的字倒也很不錯,雖然肯定比不得探春,但至少也是符合女子娟秀形象的。
“可是,媽媽都和他通信這般久了,忽然間換成我會不會露出破綻啊?”夏金桂到底心懷顧慮。
夏太太早想到了這一點,笑道:“彆擔心,娘打一開始就模仿著你的筆跡,賈寶玉看不出來的。”
“原來如此,媽媽費心了。”夏金桂展顏一笑,不僅打消了心中顧忌,還生出另一個想法來。
既然媽媽從一開始就模仿著自個兒,那以後乾脆還是讓她來扮演自己好了,自個兒便能抽出空來,去侯府那邊攪和一通。
隻是目前剛答應了媽媽,卻不好一下子反悔,等過幾日再跟她說吧。
想到這裡,夏金桂忽然想起一件最緊要的事來,問道:“媽媽,賈家那蠢太太還沒說什麼時候訂親麼,莫不是在消遣咱們?”
“什麼蠢太太,往後你須得叫婆婆的。”夏太太也沒太在乎,隻隨口說了句,便說:“前不久她來了信,說是賈家老太太不知在作什麼妖,好似對賈寶玉的婚事有什麼想法。等她解決了那邊的麻煩,便立即和咱們商討。”
夏金桂倒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在她看來賈母就是一個老太婆罷了,作為當家太太的王夫人出手,還有拿不下的道理?
夏太太倒是有點兒擔心,不過那是人家榮國府的事,她也鞭長莫及。何況如果王夫人連自己兒子的事情都不能決定,那這榮國府的水未免也太深了,她便不放心把女兒嫁過去。
“罷了,左右目前與咱們家還沒乾係,且讓她們自己窩裡鬥去。”夏太太便不再多想,卻頗帶擔憂的說:“之前在後院裡聽見了一些動靜,本來隻當是聽岔了。可近來又聽說底下有丫鬟婆子嚼舌,說什麼夜裡總能聽見哭聲,怪瘮人的。”
夏金桂做得虧心事,也不怕鬼敲門,聞言一臉不屑道:“許是外麵有貓兒跑進來了,這些小畜生發了情,就會有那般聲響。”
夏太太卻不敢苟同,她隻是寵女兒罷了,手段狠辣之處比起夏金桂來其實差的很遠。
幾年來被夏金桂折磨死的丫鬟數量不少,倒和她拿去嚇唬寶蟾的說法差不多,確實是埋在桂花樹下了。
由於這些丫鬟多是從人牙子那兒買來的孤兒,並無親戚在世,隻消對外稱她們染了急症暴斃,倒也沒什麼風險。
何況夏家萬貫家財,又隻有母女兩個守著,為求安穩平日裡沒少拿去上下打點,官府那邊也不至於強來探查。左右死的不過是無根無依的丫鬟,何苦為此斷了自個兒財路?
可上一次不同,上回那個丫鬟不堪摧折,竟然妄想逃出府去。
若非府裡養了狗,隻怕還真給她逃跑了!
正因如此,夏金桂的報複前所未有的狠厲。夏太太去看時,被那淒慘的模樣嚇得不輕,連做了三天噩夢。
那丫鬟死前雙眼通紅,死死地盯著夏金桂不放,夏太太看去時自然以為是在看她自個兒,心裡不由得發毛。
要知道之前的丫鬟都被夏金桂調教的服服帖帖的,便是“一不小心”折磨死了也不敢這般恨視主子。而這人卻不一樣,給夏太太留下了心理陰影。
若隻如此也就罷了,偏這丫鬟竟不是孤兒,在外還有一個久不得見的表姐。
一次她那表姐似乎想上門打秋風,輾轉多處才找到了夏府,卻赫然得知她表妹早掛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人是個不講理的,非說她表妹身子一向好,哪兒就會暴斃?死得如此不清不白,說不得就受了冤屈。
這倒也沒辦法,有心人隻消稍稍打聽,便能知道夏家因病“暴斃”了不少丫鬟,任誰也知道其中有鬼了。
隻是礙著她家豪富,才沒人掛在心上的。
這位不知道哪兒冒出來的表姐底細不知,卻不能隨意打殺了,讓夏太太很是為難來著。好在她也是個人渣,隻要了一筆錢財,便絕口不提表妹的事了。
這一段小插曲過後,雖然事情掩蓋了過去,可夏太太仍覺得後怕。
因此花大價錢買了寶蟾這麼一個姿容身段皆為上品的丫鬟,又各種想辦法給夏金桂張羅親事,借此機會叮囑她把寶蟾當作陪嫁丫鬟,這樣一來夏金桂才沒弄死寶蟾。
眼看一切向好,寶蟾好好活著,夏家也即將與賈家結親,夏太太才覺得放心,偏就出了這種流言,讓她如何不擔憂?
夏太太倒是很佩服女兒的膽量,做了那多大事竟一點兒都不帶怕的。
但她可沒那麼大心臟,因此早做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