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寧榮街上停了許多輛馬車轎子,雖然較之往年還是有所減少,但重要的幾家都已經到了。
除此之外還有幾家陌生麵孔,多是為了林珂而來的。
由於林珂平時不怎麼見客,因此有些想要攀關係或是其他想法的人專門挑了這一天上門,隻為了和林珂搭上話。
不遠處剛剛有一輛馬車轉過街角,直直駛往榮國府,其中就坐著一老一小兩位身著綢羅錦緞的人。
“玥兒,你不要這麼不開心嘛。”馬車內,南安太妃好言好語地勸慰著女兒。
對麵的少女輕啟丹唇,傳來輕靈的聲音,還帶著幾分不滿:“娘,就算再怎麼說,我也不願意隨便選一個不認識的人做夫君。”
這位便是南安王府的小郡主霍婉玥了。
南安太妃隻有一子一女,兒子襲了南安郡王的爵位,如今在西南鎮守,她對這個僅剩的小女兒自然是寵愛得很。
當年剛生下她時,還特意向太上皇求了恩旨,給霍婉玥封了個錦安郡主的名頭。
太上皇那時候剛開始沉迷修道不久,一看就給個虛名而已,當然樂得做好事,便封了小丫頭做郡主。
南安太妃以為霍婉玥誤會了,忙解釋道:“玥兒,讓你相看的可不是那賈寶玉,京城裡誰不知他是什麼德性?娘想讓你看的是那安林侯,之前娘有一次看到他了,外表頗為英俊,身份也足夠,完全配得上你。”
霍婉玥眉頭一皺,卻道:“女兒才不管他是姓賈還是姓林,女兒要嫁的隻能是文采斐然、佳作頻出之人,他們倆有什麼文名在外麼?”
作為郡王府的千金郡主,霍婉玥從小就不缺金銀珠寶,也不乏奇樂玩具,所追求的自然隻有可能是精神上的。
南安太妃顯然早聽說過這套說辭,笑道:“少胡說,要說城裡文采最佳的,那不就是涼王?玥兒連他也看不上,難不成非得李太白再世才能入了你的法眼?”
霍婉玥冷哼一聲,什麼涼王,一個弄虛作假的偽君子罷了。
她之前曾女扮男裝去參加過涼王的詩會,結果卻大失所望。
涼王在詩會上創作的作品和他平時流傳在外的比起來未免太遜色了,以霍婉玥的聰明頭腦,很難不猜出來是他的幕僚幫忙寫的。
幾十個人群策群力,總會有幾篇得意文章的。
南安太妃沒辦法,她當然不是閒的沒事才讓最寵愛的女兒去相看男人的。
隻是近幾年西南局勢不怎麼太平,南安太妃想要給家裡找個強有力的盟友,一直深得上恩的林珂自然成了頭號選擇。
女兒看得上最好,如果不喜歡的話,南安太妃也不會強求女兒為了家族犧牲,左右她還有彆的選擇。
於是南安太妃又笑道:“也無妨,如果你不願意,就隻當是去祝壽好了。順便幫你哥哥相看相看,他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該成家立業。”
南安太妃想法很美好,要是玥兒看不上林珂,那不還有個姓林的嘛。
要是能讓林尚書家的丫頭做自己兒媳,作用也不比林珂小。
“好呀好呀,我肯定要給哥哥選個最好的!”
霍婉玥對於給自己挑嫂子這事倒是很感興趣,這才興致勃勃起來。
......
這一日賈府內自上到下皆是腳步匆匆的,連大觀園裡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本來之前的準備已經相當妥當,然而誰都沒想到來了幾位重量級人物。
最有希望成為太子的涼王不請自來,德高望重、連當今聖上都要行師禮的衍聖公孔繼宗竟然也到了現場。
要知道衍聖公一向在山東曲阜,這回也不知道是為什麼趕到京城,竟然特地來為賈母祝壽,自是讓賈家眾人驚喜莫名。
林珂對涼王一點兒好感也無,而且見了他總有種莫名其妙的快感。
但是衍聖公都來了,他自然得去刷波臉熟,若能得到衍聖公支持,效果可比涼王費心思辦詩會要立竿見影得多。
在這些大人物襯托之下,作為金枝玉葉的錦安小郡主就顯得黯然失色了。
可饒是如此,人家到底是位郡主,斷無可能被慢待的,因此王夫人把這燙手山芋推去了大觀園,左右這般年紀的女眷也該讓小丫頭們招待,卻也正好稱了霍婉玥的心思。
因此現在怡紅院內,姊妹們重又齊聚一堂,都好奇地打量著這位小郡主。
怡紅院空間最是寬廣,而且湘雲與錦安郡主是相識的,大家都下意識的聚在這裡,倒是讓湘雲樂得不輕。
“哼,平日裡一個來找我的都沒有,現在有了客人,倒是一個個都先想到我這兒啦?”湘雲得意地揚起眉毛,笑著和霍婉玥交談:“玥姐姐今兒怎麼也過來了?”
姊妹裡就屬湘雲見過的大人物多,她家裡兩個叔母經常帶湘雲去彆家拜訪,因此和許多貴族小姐都是認得的。
霍婉玥對史湘雲觀感很好,她就是喜歡有詩情的人,湘雲又是個頗有才學的,自然和霍婉玥很合得來。
“我說雲兒怎麼總是呆在賈家不回去呢,原來這裡竟有這麼多能說話的姊妹,若是換了我怕也不想回去了。”霍婉玥方才已領教過幾人的水平,心裡相當驚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其是那位林尚書家的女兒,不止氣質不凡,詩作也清新脫俗,外貌上更不用說,屬是讓霍婉玥相當滿意。
她雖然不事勞作、錦衣玉食,可不影響她有所謂清白出世之心。
其實諷刺的是,就得是她這樣完全不必考慮生計的人,才更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
若是換了劉姥姥一般的貧民百姓,吃都吃不飽,哪裡會想什麼風花雪月呢。
大抵也因如此,她對寶釵的作品並沒什麼感覺,反而覺得這姑娘如此美貌竟然滿心功利,實在太可惜了。
黛玉卻不一樣,她隻是更擅長寫這種詩作而已,其實性格受到林珂不少影響。
受林珂牽累,這姑娘現在學的是如何做一國之母,再無可能隻顧著傷春悲秋了。
黛玉發覺這位郡主偏愛這口,所以寫了這樣的作品讓她高興而已。
而寶釵其實也看得出來,她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寶釵懷疑這姑娘過來有相看嫂子的嫌疑,自然不會順她的心。
林黛玉今天就要得了聖旨賜婚,可她還要瞞一段時間的,可不能平白生出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