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幾日。
溪山部的眾孩童們每日都會跑來小院前,等‘表’的影子落到‘圭’上,然後根據圭上的刻度測出影子長短。
特彆是看到院中大梨樹竟一夜之間掛滿了果,更是驚的合不攏嘴。
柳玉京也知孩童心性,便叫洪宇澤這個大孩子上樹摘下幾枚梨子,與眾孩童分食。
孩童們分得梨子,有的嘴饞當即就囫圇吃下了肚,有的拿去找娘親顯擺,卻被山泉邊漿洗衣物的婦人們嗬斥。
那些婦人商議一番後,領著孩子來尋,義正詞嚴的想要將梨子退還給柳玉京。
時下吃食來源少,每年過冬都有凍死餓死的人,所以吃食顯得格外珍貴。
於山中婦人而言,柳先生是大人,喜歡孩子,偶爾給孩子們分些吃食自然可以。
可柳先生常給孩子們分食,這就不是好事了。
畢竟有些孩子還小,無甚是非觀念,若是讓其習慣了不勞而獲,甚至變得貪得無厭整日去討食,那就禍事了。
婦人們早有此憂,故而借此機會領著自家孩子和柳玉京說了此事。
柳玉京見眾孩童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像是做了錯事被家長發現似的,亦是忍俊不禁,當即笑著和那些婦人保證,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說著便又指使洪宇澤上樹摘了好些梨子下來,分給諸位婦人。
麵對眾婦人的推辭,柳玉京隻言自己日後可能會有事求助各位嫂子,但又無甚報酬可給,所以才想厚顏用這不足道的梨子先打好關係。
這番揶揄的說辭著實逗樂了那幾個婦人。
柳玉京言之鑿鑿,她們也便沒好繼續推辭,收了梨子,隻言大家都是鄰居,有事說一聲即可。
傍晚。
孩童們隨母散去。
柳玉京獨自一人坐在小院後的田埂上,守著稻田,觀測螟蛾產卵,繼續思量應對之法。
這幾日他每晚都會坐在田邊,即便看到有螟蛾飛來田中產卵,也沒有施法驅逐,而是耐心的尋其規律。
忽地。
柳玉京似是發現了什麼趣事,目光一凝的直起了身子。
不知何時…
稻田上飛來了幾隻野蜂。
那些野蜂的複眼呈現出桃紅色,腰肢纖細,腹尾肥碩,毛茸茸的像是幾隻嗡嗡振翅的小精靈。
那幾隻野蜂在稻田中起起伏伏,似乎是在尋覓什麼東西。
不多時,幾隻野蜂便振翅落入了田中,停在了水稻根部的一坨蟲卵旁大快朵頤起來。
而它們所吃的,正是那螟蛾的蟲卵!
柳玉京饒有興致的打量著那幾隻野蜂,確認它們的目標就是螟蛾的蟲卵和幼蟲後,瞬間便又想到了一防治蟲害之法……
蜂類種樣繁多,有些是肉食性的,有些是食用花蜜的,有些雜食性的,甚至還有食腐的。
這些野蜂既然吃螟蛾的蟲卵和幼蟲,多半是肉食性或雜食性的。
若是能養殖些此類野蜂,豈不可極大的減緩稻田中的螟蟲之害?
幾隻野蜂絲毫沒注意到自己已經被盯上了,在稻田中吃了些螟蛾的蟲卵和幼蟲後便振翅飛了去…
一團雲霧不緊不慢的跟在幾隻野蜂身後,隨它們一同往山中飛去。
此時正值季春時節,山中野花開的正盛,那幾隻野蜂又在花蕊中食用些花蜜,便往巢穴中而去。
“雜食性的,也不知產不產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