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母的聲音從廚房區域傳來,帶著滿滿的乾勁:
“都活動開了?正好,老許,來搭把手,把那幾隻凍兔子剁了,今晚咱們燉鍋熱乎的。”
“好嘞!”
許父應聲而去,腳步都比往日輕快了些。
夜幕完全降臨,山洞裡卻燈火溫馨。
爐火上燉著的兔肉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混合著草藥的淡淡清苦味。
那裡頭是張父特意配製的藥膳。
“大夥多吃點這個,這藥膳補身子。”
“前些日子折騰一頓的虧空可得好好補一補。”
振振倒是不懂什麼藥膳,
他就知道最近幾天吃的都不錯,
而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能出去透氣了。
張月一家接種後獲得的短暫安寧,並非孤例。
隨著第一批主動“接種”的人恢複正常,
就有一些人想到了像“口罩”時期一樣的方法。
“有人試過讓那東西咬一口嗎?”
“坐標華東,疑似發現對‘雪花’的天然抗性,條件:被活體叮咬後存活。”
“絕望中的嘗試:以毒攻毒?記錄我被冰蟲咬後的72小時。”
“寶子們,大家都試起來,就和當年一樣的,得一次就好了!!!”
這些帖子大多很快沉沒,或者被管理員以“傳播危險信息”為由刪除。
畢竟,在秩序尚未完全崩壞的初期,官方渠道仍然強調隔離、規避和等待救援,
主動接觸致命蟲群的行為,無異於自殺。
但隨著資源日益緊張,病毒的威脅雖暫時被極端低溫抑製,
冰蟲的無孔不入卻讓人防不勝防。
絕望如同溫床,滋養著鋌而走險的念頭。
第一個引爆話題的,是一個網名叫“老礦工”的用戶發布的長文。
他自稱在一個廢棄煤礦深處艱難求生,
一次意外被冰蟲包圍,情急之下用手抓了幾隻試圖扔開,反被咬傷。
高燒、劇痛、瀕死感與他同行的一位夥伴因病毒和傷勢過重沒能挺過去,
但他,靠著頑強的體魄和一點運氣,
他自備了一些抗生素和退燒藥,硬生生地熬了過來。
“不要聽他們那些人瞎說,這很危險。”
“就像幸運者定律一樣,那些沒挺過去的,身體素質差的是會死掉的!!!”
“騙人的吧?”
“樓主命真大,但這不具備可複製性。”
“求具體位置!還有活的蟲子嗎?”
“如果這是真的……上帝……我也想試試。”
自從上次之後,
越來越多的帖子,視頻,爆發式的湧現出來。
網絡上的論調開始兩極分化。
張月和許陽一家刷著網上的消息,時不時的也會討論一番:
“這不是胡鬨嗎?連防治措施都不做?”
“這是拿命賭呢!”
張父看到一個小年輕直接躺在雪地裡讓冰蟲咬,
氣的直接把手機關機扔在一旁………
喜歡天災降臨:全家囤貨萬斤苟在山洞請大家收藏:()天災降臨:全家囤貨萬斤苟在山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