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陽計劃是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重大科技工程,其成功運行得益於全國人民的支持和幾代科研工作者的無私奉獻。我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願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國際社會就應對極寒氣候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目前,‘金烏’係統仍處於初期運行階段,優先任務是滿足國內基本生存與發展需求。後續,我方會根據技術成熟度、能源供給能力及國際社會的實際需求,適時考慮在國際框架內,探討合理的國際合作模式。”
這番表態,軟中帶硬,
既明確拒絕了“無償共享”的無理要求,
又留下了“未來可能合作”的口子,將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
還抬出了“國際框架”這麵大旗。
國內網友對此一片叫好:
“官方表態!霸氣!就不給!氣死他們!”
“說得對!先管好自己!咱們自己還沒全麵鋪開呢!”
“平等互利?他們拿什麼來‘平等互利’?拿快要沉沒的島嗎?”
接下來的幾天,網絡上的喧囂並未平息,但重心開始轉移。
越來越多國內用戶開始分享使用“金烏”係統的實際體驗:
作物的生長數據、能源的節省情況、
甚至是一些戶外監控拍攝到的、在特定光照區域內開始出現的小型野生動物活動的珍貴畫麵。
要知道,在前段時間零下六十五度的嚴寒裡,許多動物都被凍死了。
這些實實在在的、充滿生機的成果,與國外某些勢力依舊停留在口頭索取和道德綁架的蒼白形成鮮明對比。
張月一家的生活並未受太大影響。
山洞內依舊溫暖如春,物資充裕。
他們照常打理水培區,維護設備,
教導振振學習文化知識,訓練索菲亞和她的兩個孩子。
偶爾瀏覽網絡上的國際罵戰,成了茶餘飯後的一點調劑。
“看,阿美莉卡那邊有個民間組織發起眾籌,說要自己研發‘自由之光’項目對抗我們的‘金烏’。”
許陽指著一條新聞笑道。
張月瞥了一眼:
“讓他們研去唄。聚變要是那麼好搞,早就滿世界都是了。”
“不管他們,收拾收拾吃飯!!!”
不多久,
大夥兒集體忙碌了起來,
擺碗筷的,端菜的,
不一會兒,桌上就滿滿當當了。
一家人圍攏到餐桌旁。
餐桌上擺得滿滿當當:金黃酥脆的炸蘑菇堆得像座小山,
酸辣土豆絲根根分明、色澤鮮亮,
拍黃瓜翠綠誘人,蒜香撲鼻,
醋溜白菜酸爽開胃。
而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餐桌正中央那一小盆,裡麵還冒著熱氣的剛剛出鍋的鐵鍋燉大鵝,
那味道叫一個香!濃鬱的湯汁包裹著肥嫩的鵝肉、吸飽了湯汁的乾豆角和土豆塊。
“謔!今天這夥食硬啊!”
許陽先給振振夾了個大鵝腿,
“兒子,多吃點,長身體!”
振振眼睛亮晶晶地盯著鵝腿,脆生生地應道:“謝謝爸!
張父做的炸蘑菇外酥裡嫩,得到一致好評;
酸辣土豆絲清脆爽口,極其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