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這些,
已是傍晚時分,
一家人簡單洗了手,圍坐到桌前。
晚飯確實比往常簡單些。
中間是一大盤蒸好的包子,是之前做好凍起來的,
現在隻是重新蒸透,表皮不算十分光鮮,但冒著實實在在的熱氣。
每人麵前是一碗不算稠的小米粥,粥裡零星能看到幾粒金黃的米油。
桌子中間擺著拍黃瓜和前幾天醃好的小根蒜,
加上一盤切好的香腸,算是佐餐。
桌上還有幾個煮鵝蛋,
能補充蛋白質和能量。
“湊合吃一口,省點工夫,雨前還有的忙。”
張月一邊給大家分包子一邊說。
振振拿起一個包子,燙得在兩手倒來倒去,吹了好幾口氣才咬下去。
“慢慢吃,鍋裡還有呢。”
是前兩天包的韭菜雞蛋餡的,雖然沒什麼油水,但鹹淡適中,
熱乎乎的下肚很舒服。
他就著鹹菜絲,呼嚕呼嚕地喝著粥。
“這新鮮的小根蒜醃菜味兒挺正。”
許父夾了一筷子鹹菜絲嚼著說道。
“嗯,咱家張月能乾,收了不少,不算吃的這壇還有一小壇呢。”
“可惜吃完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種了,唉,這該死的小八嘎。”
許陽吃得很快,一個大包子幾口就下去了,粥也喝得見底。
他邊吃邊抬眼看了看洞頂和四周牆壁,像是在預判哪裡可能最先滲水。
張月把自己那個包子掰了一半,遞給剛吃完一個還想拿的振振:
“慢點吃,彆噎著,吃完幫我把灶台邊的柴火歸置歸置。”
一頓飯吃得安靜而迅速,沒什麼閒話,
隻聽得見喝粥的細微聲響和偶爾筷子碰到碟子的聲音。
簡單的食物提供了必要的熱量和體力,很快就被消滅乾淨。
碗筷剛一撤下,張月和張母就立刻行動起來。
張母去刷碗,張月則徑直走向儲存燃料的角落。
她拿出一個麻袋,將之前攢下的碎煤渣和幾乎成了粉末的煤麵倒進去不少,
然後找了個角落,將袋子裡的煤渣慢慢倒出來兌入清水,
用鐵鍬反複攪拌、揉壓,
直到混合成粘稠黑亮的煤泥。
那邊,許父和許陽已經再次開始巡查洞內線路,確保萬無一失。
振振則聽話地開始將乾燥的木柴一批批抱到灶台旁那麵溫暖的牆壁邊,
仔細碼放好,讓灶火的餘溫慢慢烘烤著它們,
確保雨季裡隨時都有乾柴可用。
最近張月耳提麵命,
所有吃用的水都要燒開才能使用,
連刷碗洗菜的也要用涼開水,
越是下雨,
用水越要注意,
濕氣大,脾胃不好的人本就容易生病,
所以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格外注意。
防潮是持久戰,
除了食物和燃料,衣物被褥的乾爽同樣至關重要。
許振振剛剛碼完了柴,
張月又給他派了個活:搓煤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