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曆上選了個“黃道吉日”,
將山洞中的各類家禽“移入新家”。
家禽“搬家”可是件大事,
這一天大家都起的很早。
許母特意讓家裡最能吃、體格最壯實的戰神提前到後洞新建的圈舍裡裡外外轉了好幾圈,用它的氣味先行“鎮場”,
據說這樣能讓新入住的雞、鵝、兔更快地安定下來。
在許母和張母的熟練操作下,雞被小心地裝入籠子,鵝被引導著,兔子被輕捧著,一批批地被穩妥地移往後洞的新家。
隨著最後一隻兔子被放進鋪著乾淨乾草的新窩,後洞的家禽區頓時有了生氣。
喂上準備好的玉米麵、野菜和清水,看著家禽們逐漸適應新環境,大家的心都踏實了不少。
家禽遷走,前洞頓時空出了一大片地方。
但留下的,卻是一個“爛攤子”。
原先鋪設的墊草、散落的羽毛、以及不可避免的禽類糞便,讓那片區域的氣味十分難聞。
許陽、張月和許振振將周圍的圍欄進行拆除。
這圍欄雖然不能作他用,但卻是很好的柴火,許振振將圍欄碼好,然後用斧子劈砍成合適的大小,整齊地碼放到柴火堆旁。
接下來許陽和張月開始清理糞便和墊料。
他們用鐵鍬和掃帚,仔細地將積存的汙物鏟起、清掃,裝入專門的桶中。
這些穢物並不會被浪費,將被運往後洞專門的堆肥區,經過發酵處理後,就是上好的農家肥。
地麵初步清理乾淨後,張月將上次配置好的消毒液,裝入舊的噴霧器中,
由許陽對那片區域進行了徹底的、無死角的噴灑。
刺鼻的消毒水味暫時掩蓋了其他氣味,但這隻是第一步。
待消毒液稍乾,他們又運來了事先準備好的煤渣、乾燥的沙土以及草木灰,混合後厚厚地鋪灑在地麵上。
這三樣東西都具有極強的吸濕、吸味和消毒作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環境。
不僅是地麵,連靠近家禽區的山洞牆壁都被“糞”給醃入味了。
他們用同樣的方法,先戴著橡膠手套用消毒液擦洗牆壁,然後塗抹上一層薄薄的水泥砂漿。
這不僅是為了遮蓋氣味,更是為了起到防潮、防黴、易於清潔的作用,讓牆壁變得光滑平整。
最後,對於清理乾淨並做好基層處理的地麵,許陽拿出了儲備的速乾水泥。
他將水泥與少量細沙混合,加水攪拌成合適的稠度,然後用抹子將其均勻地鋪設在上麵和地麵上。
許陽將水泥與周圍地麵“找平”後便開始整理其他的地方,等待著這片地區自然陰乾。
原先的儲藏室兩側,立著幾個厚重的木板釘成的置物架。
之前所有的戰略物資基本上都被堆放在那裡,
雨災來臨之前還特意用了塑料布遮蓋進行防潮防水。
之前用來防塵的塑料布被張月取下,清洗乾淨後疊好收起。
接著張月仔仔細細地將架子上積落的灰塵擦拭乾淨,然後將上麵存放的物資重新進行分類整理。
哪些是日常頻繁取用的,哪些是長期儲備的,分門彆類,擺放得更加井然有序。
“貨架”依舊擺放在儲藏室兩邊,中間就是前幾天許陽他們新掏的“門洞”。
菌菇室因為對環境要求特殊,且本身比較獨立,位置保持不變。
而原本在前洞占據一小塊地方的“祿根”和韭菜的種植區,也被統一移到了後洞的專業種植區進行管理。
這樣更利於作物的生長和集中照料。
原來家禽區的位置,如今地麵光滑平整,牆壁也粉刷一新,被定為新的家庭活動中心。
許陽利用之前儲備的幾張厚木板,精心為許振振打造了一排嵌入牆體的書架。
接著,他又組裝了一套堅固的木桌和幾個之前囤貨時候打包送的木凳子。
許陽根據之前手機存的教程用樹枝和燈泡製作了一個氛圍感十足的吊燈安在餐桌上方。
這下“前洞”才真真正正有了個“家”的樣子。
不像之前,
隻是為了活著。
喜歡天災降臨:全家囤貨萬斤苟在山洞請大家收藏:()天災降臨:全家囤貨萬斤苟在山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