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許陽處理兔子時,剝皮就格外小心。
兔皮裡側帶有血的部分先被刮淨,然後浸在清水裡,
再像洗衣服一樣,用草木灰水反複搓洗皮板,去除最後的油性。
漂洗乾淨後,再像當年製作鵝毛墊子的做法差不多,
用石灰水把兔皮放進去,然後隔一段時間進行揉搓。
直到皮子陰乾到半軟,再用清水投洗乾淨,
最後將兔毛梳理得蓬鬆順滑,聞一聞沒有異味兒就算是鞣製成功了。
山洞裡,
爐灶裡的火在慢慢跳躍,
屋子裡一片歲月靜好。
許母將兔皮攤在炕上:
“這天說冷就冷,看這皮子多好,咱們一人弄一頂帽子。”
許母對張母說,手裡捏著塊粉筆頭,在一張灰兔皮上比劃著。
“是該做了,用哪塊皮?這塊白的厚實,給振振吧,小子腦袋不怕大。”
許母點點頭,拿起那張最厚的白兔皮,對折起來。
她用粉筆沿著碗口畫了個圓當帽頂,又量了量許振振頭圍的尺寸,畫了兩個長條當帽身。
剪刀剪皮子的時候,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聽的許振振感覺怪怪的。
張母挑了張灰色的:
“這張稍微小點,許陽腦袋小,正好給他用。”
姐妹倆對視一眼,一時沒忍住,都笑了起來。
“說起來,還是年輕的時候,一到冬天,就在家裡做針線活兒,又是縫被子,又是做衣裳…………”
張母感歎道:
“唉,可不是嘛,一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咱們都成小老太太了…………”
兩人一邊說著年輕時候的事兒,一邊做著手裡的活兒。
許母剪好帽頂和帽身,開始縫。
針是粗針,線是結實的麻線。
她先把帽身的兩端對接起來,針腳密實地縫成一圈筒子。
許母把毛茸茸的裡子翻出來,開始上帽頂。
這是最費勁的步驟,圓頂要和筒身一點點地對齊、捏褶。
她縫幾針就得用頂針使勁頂一下,才能紮透厚厚的皮子。
許振振跑過來看熱鬨,伸手想摸那軟乎乎的白毛。
“彆動,針紮著你!”
許母拍開他的手,
“試試大小。”
她把還沒完工的帽子套在孫子頭上。
帽筒有點長,蓋住了眉毛。
許振振嘻嘻笑:
“奶奶,這像電視劇裡麵的土匪帽。”
“半人半鬼,神槍第一!!!”
“臭小子,暖和就行!”
許母笑著把帽子取下來,比劃著裁掉多餘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