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裡土豆、紅薯、白菜、蘿卜堆得滿滿當當,架子上糧食充足,房梁下臘肉、熏魚、乾菜也還有不少。
還有冰箱裡凍的各種蘑菇,肉類。
和醃好的雞蛋,鵝蛋,各類鹹菜。
隻不過就是新鮮蔬菜吃的少一些而已,
其他的絲毫不受影響。
不過吃喝倒是好克服,
最難克服的是,這個濃霧對嗓子不友好。
雖然味道聞不到了,
但大家連著幾天早晨起來都說喉嚨乾疼。
開始以為是燒炕上火了,
後來係統提示,張月他們才知道,這也是該死的破霧帶來的影響。
“這霧嗆人,帶著‘火毒’,燥熱傷肺。”
張父給每個人都看了看喉嚨,果然都有些發紅腫脹。
“光靠身體硬抗不行,得清清內火。”
於是,張父的銀針再次派上了用場。
他選取天突、尺澤、合穀等穴位,每天給大家行針一次,以疏通經絡,清瀉肺熱。
同時,家裡的日常飲水也換了內容。
金銀花、連翹、羅漢果、胖大海這些之前儲備的,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潤喉功效的草藥,被張父搭配起來,每天用大壺泡上,代替普通的飲水,要求全家人都要喝。
“多喝點,就當茶喝,能舒服些。”
張月給每個人都倒上一大碗微苦帶甘的草藥茶。
但這還不夠,尤其是對於呼吸道直接接觸霧氣的黏膜。
張父琢磨著,想起了現代醫學的霧化原理。
“咱們沒有霧化機,但道理是相通的。”
他找來幾個乾淨的玻璃瓶,插入一根吸管,瓶子裡裝上溫熱的淡鹽水。
人對著吸管口緩緩吹氣,利用氣流帶動竹筒內的鹽水,就能形成極其細微的水霧被吸入呼吸道。
“來,都試試,濕潤一下,能緩解乾痛。”
張父示範著。
很快,每天定時進行“土法霧化”成了家裡的新日常。
雖然效果比不上真正的霧化器,但那溫潤的鹽水霧氣吸入喉嚨時,確實帶來了一陣短暫的舒緩。
家人需要照顧,動物夥伴們也不例外。
張父特意在戰神、索菲婭和暗影的飲用水裡,也加入了少量碾碎的甘草、金銀花,調製成溫和的“利咽水”給它們喝。
尤其是受傷後體質相對虛弱的索菲婭。
張父更是細心,有時還會用乾淨的軟布蘸取溫鹽水,輕輕擦拭它的鼻頭和嘴巴周圍,幫它保持濕潤。
好的,我地窖裡物資充沛,吃喝不愁,但那股子無處不在的濃霧,還是把“火毒”悄無聲息地送進了每個人的喉嚨。連著幾天早起,大家都覺得喉嚨又乾又疼,像塞了把沙子。
這天下午,許振振看著蓄水池裡遊動的魚,心裡癢癢的。